本网讯 5月18日,记者获悉,合肥市卫计委、医调委等部门正推动公立医疗机构购买医疗责任保险,实现医患纠纷第三方调解与第三方理赔的有机结合。
据介绍,合肥作为全省医疗资源最为集中的城市,目前有各类医疗机构近千家,医患纠纷时有发生。仅以合肥市医调委受理的案件来看,从2015年至今,已办理完结的案件就达到189件,达成协议金额1111万元。某种程度上,无论对于医方,还是患方,医患纠纷都是不愿意面对的。
推动实施医疗责任保险因此被提上日程。 2015年10月,省卫计委与省司法厅、省保监局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医疗责任保险工作的通知》,明确引入第三方保险经纪模式,加快推进医疗责任保险市级统保工作。据合肥市医调委负责人周少华介绍,医疗责任保险是指医疗机构和保险公司双方合作开展的医疗执业责任保险业务,对医疗机构依法应负的经济赔偿责任,依合同约定进行赔付。
其实,早在2011年,蚌埠就已经探索走出了“人民调解+保险理赔”的创新之路。当年,国寿财险蚌埠中心分公司与蚌埠市政府签订《医疗纠纷调解处理合作协议》,统保全市10家市属和驻蚌甲等医院医责险及附加医疗意外险,在理赔过程中,严格履行保险合同。到2014年,蚌埠的医疗责任保险又推广覆盖至全市的村卫生室,赔付到位率和医患双方满意率均比较高,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
据了解,合肥市推行的医疗责任保险将遵循“政策引导、政府推动、市场化运作和人民调解参与”的原则,充分发挥全市统保优势,运用医疗纠纷第三方调处援助机制,将医疗纠纷由院内调处转移到院外调处,有效防止和解决医疗纠纷,切实维护医院正常诊疗秩序和患者合法权益。 (记者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