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我省法院有望通过类案裁量模型完善法律统一适用,统一裁判标准,提高办案效率,增强司法公信力。6月22日,记者获悉,自2015年10月,我省高级法院通过与信息技术公司合作,开展类案指引系统的研究开发,并于2016年5月下旬开始在我省部分法院试用,这是我省法院在司法审判管理上进行的“法院+互联网”的新探索。
据介绍,所谓类案指引系统,是对海量裁判文书数据进行量化分析,基于传统法学理论和实践判例,借助大数据挖掘和分析技术,以类案同判为目标,建立具有安徽特色的、进而以全国数据为基础进行类案指引的系统。此探索性研究在全国法院系统尚属首次。
记者了解,类案指引项目不同于以往简单的案件搜索,它是以大数据挖掘分析为前提的同类案件分析研究,可为法官提供多维度、多案件的分析场景。不仅具备自动检索、类案推送、统计分析等功能,同时它还可以对异常案件设置自动预警提醒,亦可实现文书自动分类,便于查找。
对于如此庞杂的项目设计,省高院工作组前后通过可行性调研、模型开发,论证案由裁判要旨,研讨会等近8个月的准备工作,目前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涵盖离婚纠纷、民间借贷纠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盗窃罪、诈骗罪以及交通肇事罪6大案由的软件试用版功能设计与开发。据悉,类案指引系统通过构建同类案件的裁判量化分析模型,能够将法官集体理性应用于审判管理和司法实践,并实现二者的趋同,以完成对相似案件的智能判断。该项目的投入使用将有效缓解法官在审判工作中面临的案件数量大、审理难度大、办案压力大等问题。
记者获悉,由于该系统目前仍处于试用阶段,尚未正式推广,试用该系统的法官普遍对系统的基本功能持肯定态度,并且表示该系统将给未来的类案同判工作带来巨大帮助。
(姜浩 记者 唐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