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G20杭州峰会秋光正好世界倾听中国“好声音”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6-09-05 19:26:54

前瞻峰会:合力把世界经济重新拉回强劲复苏的轨道水光潋滟,山色空蒙。宁静秀丽的西湖随着二十国集团(G20)领导人峰会而泛起希望的涟漪。秋水长天,光阴流转。当第十一次G20峰会“造访”中国,千年古城杭州正在世界的注视下承载起共同的愿景。复苏需要动力。增长乏力伴随着下行压力,政策分歧催生出系统性风险,世界经济于迷茫中站在了“十字路口”。信心亟待提振。 “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中国方案”如何绘制出一张互利共赢的“路线图”。9月4日至5日,2016G20杭州峰会拉开帷幕。此刻,世界聚焦杭州,世界期待来自中国的“好声音”。

2015年11月30日,习近平主席在中国接任G20主席国之际曾庄严承诺:“中方将同各方一道,发扬同舟共济、合作共赢的伙伴精神,集众智、聚合力,落实安塔利亚峰会及历届峰会成果,共同开创国际经济合作新局面。 ”

承诺的背后是中国扎扎实实的改革实践,自信的声音源自中国一以贯之的积极态度。在世界经济整体放缓、中国作为G20轮值主席国的特定时间节点,中国不仅凭借一张张亮眼的“成绩单”诠释着“风景这边独好”,更通过一份份富有建设性的议题贡献着“中国智慧”。

在国际形势错综复杂、国内经济步入转型阵痛的特殊时期,2016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交出6.7%的成绩单。创新宏观调控方式、着力培育新动能、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增长,中国逐步形成全方位开放新格局,为世界经济释放巨大需求。数据显示,2015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接近30%,预计今年仍将保持较高水平。中国以占世界八分之一经济总量,对全球经济增长作出四分之一贡献。“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付诸实践,以“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补短板、降成本”为重点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效显现。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在辽宁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陕西省新设立7个自贸试验区,进一步对接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在更广领域、更大范围形成各具特色、各有侧重的试点格局,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正是基于中国的积极实践和发展潜力,世界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期待。中国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一个主要领导者,每个G20成员国都应该通过结构性改革从中受益,更重要的是分享结构性改革带来的益处。

同时,作为本次G20峰会的“东道主”,中国想得周到、做得务实。

近年来,着眼于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创新发展,中国提出了“一带一路”倡议、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立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进一步丰富了G20内涵,引领着全球经济发展的新方向。同时,围绕峰会主题,中国已分别举办了贸易、能源、就业、农业部长会议,还举办了3次协调人会议、3次财长和央行行长会议及副手会,以及数十场各类工作组会议,为G20取得务实成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主席表示,杭州峰会将以“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为主题,目的就是要结合世界经济形势,回应各国发展需求,既治标以求眼下稳增长,又治本以谋长远添动力。

立足当下,谋定长远。 G20杭州峰会凝聚着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对全球经济治理的共同愿景,连接着世界的“今天”与“明天”。

同时,在峰会主题下,“创新增长方式”、“更高效的全球经济金融治理”、“强劲的国际贸易和投资”、“包容和联动式发展”这四项核心议题的探讨及成果备受瞩目。

各个经济体有望在合作机制上进一步体现创新理念,搭建更加开放、包容、自主的合作框架;同时,在对话和合作中进一步增强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从整体上提高世界经济抗风险能力;在关乎全球治理、全球经贸规则制定方面,切实加强G20贸易投资政策合作机制化、推动不同利益诉求的经济体通过权威、公正的平台共同商讨和确定;与此同时,推动包容、联动式发展,也将有助于落实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通过改善基础设施、增加投资等举措,实现减贫和可持续发展目标。

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说出了共同的心声:对话协商、互利共赢、同舟共济,打造利益共同体。

在杭州,世界更期待即将从中国传来的“好声音”。

这声音或如黄钟大吕,激荡着全球经济复苏的愿景。

这声音亦可“润物细无声”,让每一个命运共同体的梦想生根发芽。
·孙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