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家应付月饼新国标玩文字游戏
本网讯 中秋临近,各种口味的月饼纷纷上市。本周将迎来月饼新国标实施后的第一个中秋节,9月12日,记者跟随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检查市场时发现,大部分月饼都能按照新标准的要求清晰标注馅料比例,但一些月饼为“应付”新标准玩起文字游戏。
当天下午,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来到位于省城马鞍山路上的合家福超市。在一楼卖场内,月饼被摆放在入口显眼的位置。“这些月饼的索证索票是否齐全? ”在销售区域内,执法人员详细询问,并逐一检查月饼的外包装、产品标识是否合规。
据了解,去年12月,国家质检总局与国家标准委发布了新版GB/T19855-2015月饼标准,市场上销售的主流月饼中的配料成分、含量有了明确的规定,月饼的命名有了新的要求。以五仁月饼为例:使用核桃仁、杏仁、橄榄仁、瓜子仁、芝麻仁5种主要原料加工成馅的月饼才能称为“五仁月饼”。当天,记者走访市场发现,以往大受欢迎的五仁月饼踪影少见。相反,一些厂家玩起了文字游戏,“五仁月饼”变成了“伍仁月饼”。在这些“伍仁月饼”中的配料表中,不见橄榄仁,而是以价格较为便宜的花生仁来代替。此外,对于新国标,超市内的销售人员知之甚少,不了解新国标中要求的月饼中相应馅料比例。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相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解释说,月饼的新国标是推荐性标准而不是强制性标准。如果企业在其产品标准号上标注,那么必须遵循,按照国标的生产标准进行生产。但是因为月饼的南北差异较大,还是建议企业建立适合本地的生产标准,生产出更具有本地特色的产品。
此外,对于曾经饱受诟病的节后月饼被回收再利用一事,在检查中执法人员也多次询问超市相关负责人如何保证食品安全。合家福超市负责人解释说,在中秋节期间超市会进行大规模的促销活动,节日热潮退去后月饼已所剩无几,剩下的超市方会自行销毁,不会有回收利用事情发生。
除了关注月饼新国标外,消费者更看重月饼的质量过不过关。 9月12日,记者从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获悉,在国家专项和省级监督抽检中,我省有两批次月饼不合格。
在国家专项抽检中,共涉及安徽生产的月饼14批次,不合格一批次是合肥悦家商业有限公司环球广场店销售的标称合肥永生园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凤梨味月饼,酸价检出值为8.3mg/g,比标准规定(不超过5mg/g)高66%。酸价不合格说明月饼的油脂不新鲜。
此外,省级监督抽检中,抽检月饼210批次,合格209批次,不合格1批次。具体为淮南市青鑫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中秋月饼(加冰)(生产日期/批号:2016/8/8)菌落总数超标,原因可能是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操作人员的污染、灭菌参数不合理、设备未及时清洗消毒等。
对上述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生产经营企业所在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将依法进行调查处理,查明不合格产品的批次、数量和成因,制定整改措施。
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示广大消费者,购买月饼时要通过正规可靠渠道并保存相应购物凭证,要看清外包装上的相关标识,不要购买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的产品,不要购买超过保质期的产品。凡购买不合格产品应停止食用,及时与生产企业或经销商联系。在市场上发现上述不合格产品请拨打12331热线电话进行投诉或举报。
(石跃新记者李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