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新春走基层 浓浓年味中聚焦扶贫“政法样本”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7-02-07 14:51:41

编者按

2014年10月17日,国家第一个扶贫日。站在这一时间节点上,堪称人类发展史上最为浩大的脱贫工程走入攻坚阶段。目前,我省正处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促进跨越发展的关键阶段。科学扶贫、精准扶贫、内源扶贫,一份档案一份情,一家农户一对策,建档立卡分析致贫原因,逐户制定帮扶措施,稳步实现全面脱贫的宏伟目标。

春节的气息依然弥漫江淮大地,本报推出新春走基层特别策划,记者节日期间奔波各地,聚焦扶贫村的年故事,采撷脱贫工作带给群众生活的点滴变化,借以全面展示政法机关的扶贫作为,挖掘扶贫攻坚战略实施过程中的安徽“政法样本”。

政策叠加温暖农家小院

孟方坐在新房前,和前来慰问的长丰县法院杨道传副院长开心唠家常。

大年初八,长丰县义井乡义井社区,家家户户仍在过年的光景,大红的灯笼,大红的春联,还有时时传出一阵阵亲人相聚的笑声。村民陈福(化名)照常一大早起床,喂鸡、给植物人妻子甄园(化名)换洗成人尿不湿、喂早饭。当长丰县法院副院长杨道传拎着米面油走进家门拜年时,陈福挺激动:“过年前就拿到了3万元赔偿款,还没来得及去谢谢法院呢。”家里搬不出像样的凳子,陈福有点不好意思。

“陈福啊,你的执行案件,经过法院多方协调,能再给你申请到3万元的司法救助金,正月里就会送到你手上,给你救救急。”杨道传副院长带来的这个消息,让站在妻子身边的陈福,有点不知所措,直搓手:“那是太好了,老伴每个月的药费都要500多,我一个67岁的老头,种不了地打不了工,全靠低保和政府救济啦。”

2014年3月的一场车祸,让甄园成了植物人,每天坐在轮椅上,除了能眨眼睛,连吞咽食物都靠陈福捏其鼻子灌下去。肇事者甄根(化名)是个五保户,没有任何赔偿能力,服刑两年也拿不出一分钱赔偿款。一个原本勤劳温饱的家庭瞬间垮了。 2016年,长丰县法院与义井社区对口扶贫帮联,社区书记甄圣兵就将村民陈福遭遇的执行难反映给了法院联络人,这立马引起了法院的重视。虽然之前执行人员对服刑的甄根多次调查和谈话,但其确实没有任何赔偿能力。法院向县委政法委申请专项扶贫资金,争取了1万元医疗赔偿,又联系当地政府和民政部门,申请了4000元救助金。 2016年4月,甄根刑满出狱。法院通过社居委联系上甄根,做通其亲戚的思想工作,协助履行赔偿义务。终于在农历腊月二十八,凑齐了3万元送给了陈福。过年,陈福家三个已成年的孩子没能齐齐回来,生活的重担也让孩子们不得不在外打拼。陈福告诉记者,原本并不抱希望的执行,就这样推动了,又听到法院争取来3万元的救助金,自然更是欣慰。

走进村民孟方(化名)家的崭新小院,窗明几净,铺上瓷砖的新厨房尤其亮眼。孟方的小儿子先天性脑瘫,治疗多年花空了家里的积蓄,孟方的老伴前几年脑出血,瘫痪在床,负债累累的家庭,几间土房摇摇欲坠。在2016年的一对一帮联中,长丰县法院对接孟方家的是该院办公室主任李方勇。在深入了解孟方的家庭困难后,李方勇通过对扶贫政策的研究,为孟方家争取来贫困户危房改造项目,社居委又为其申请了冰箱等电器扶持。春节前,还免费为其接通了自来水。孟方很开心地坐在新盖的三间屋子门口,跟记者说着自打一对一帮联后,法院人频繁前来送温暖,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此时的阳光穿透阴云照进了小院,乡间的寒风似乎也变得温暖。

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长丰法院102名正式干警对口包联义井乡三个村的102户贫困家庭。这些家庭多数是因病因残致贫,连产业扶持都无法开展。于是干警们通过走访调查座谈,掌握具体困难,包括执行难等问题,与乡、村三级联动,精准扶贫,为这些贫困家庭争取更多的国家政策待遇。

“法官进村还是很受欢迎的,每次来看望贫困户,都会有很多村民带着法律问题前来咨询,法官们也有问必答,这让平时连法院门都不敢进的老百姓,有了近距离接受普法的好机会,也是一种智力扶贫啊。”义井社区书记甄圣兵挺感谢法院的即时性普法,他觉得效果远胜于社区常规性的宣讲。“长丰法院从办公经费中拨出5万元扶持义井社区的光伏发电项目,作为村集体的创收项目。更重要的是精准到位的对口扶贫,深入到农家,为他们解决最实际最急需的困难。”杨道传副院长告诉记者,目前,该院2016年对口扶贫任务基本实现。但是扶贫是一个系统工程, 2017年以及之后几年将是巩固期,法院会不断加强扶贫力度不松懈。
本网记者 唐欢


畅通山乡扶贫政策

落地“最后一公里”



▲记者在金寨县全军乡梁山村农户张载成家采访。

“咱们出发,年前最后一趟去梁山村走‘亲戚’!” 1月26日是农历腊月二十九,金寨县城处处已是年味十足。当日8点,金寨县司法局副局长谷继友准点来到办公室,这一天他的行程并非真的走亲访友,而是要前往对口扶贫点——全军乡梁山村。两年多的结对扶贫来往中,他与村里贫困户的关系从陌生到试探,直至现在的熟悉,走访也变得像走亲戚一般,少了客套,多了真诚。


当车子驶离县城,进入蜿蜒曲折的盘山公路,“山路十八弯”是怎样一种体验,记者算是真切感受到了。不知拐了多少个弯终于到达目的地。梁山村与河南省固始县汪岭村仅一河之隔,冬日暖阳下,山村一片安宁。翠绿的竹子,高大挺拔的松树,在阳光的照射下,呈现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论景色,我们这是山清水秀,可是一方水土难养一方人呀!”梁山村党支部书记张载林介绍,该村下辖16个村民组,共478户家庭,其中建档立卡的贫困户就有82户257人。青壮劳动力远走他乡务工,留在村里的大多文化水平低,靠传统的种养业勉强营生。 2015年,全村人均年纯收入只有3500元。

“向贫穷全面开战”, 2015年,梁山村被列为扶贫村,金寨县司法局与该村结对帮扶。科级干部每人结对2户,工作人员每人结对1户,同时派出扶贫工作队队长,吃住在村。“我们县精准扶贫政策好、力度大,推出了光伏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等10大举措,针对不同贫困类型给予叠加扶持,但令我们意外的是,村民竟然不买账。”也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中奖”的村民一开始反倒不敢相信。“怎么建立起信任关系呢?”记者好奇地问。谷继友笑着回答,这个问题难不倒擅长普法的司法行政工作者,他们人人都是政策宣传员,用腿勤、嘴勤打通了扶贫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

去年搬进新居的张载成一度对扶贫政策存有疑惑。当日10时,记者走进张载成焕然一新、干干净净的宅院时,他和家人正张罗着贴春联。“人家盖房子都花钱,我这三间房子建起来没花自己一分钱,政府补贴了近15万,‘陶司法’当初和我说,我还不信哩!”说到这,张载成笑得合不拢嘴。而在一年前,他们一家5口人却挤在狭小的土坯房中,夏天漏雨,冬天漏风。守着几亩地,奈何父亲常住院,年底没余钱,张载成觉得人前人后都抬不起头来。

“陶司法”是县司法局驻梁山村扶贫工作队队长陶小龙,他第一次上门宣传搬迁扶贫政策,张载成有些半信半疑。第二次陶小龙有备而来,他带来了尺子和计算器,在一张明细单上给张载成算了一笔“搬迁账”。看到数字,张载成心动了。尝到扶贫政策的甜头,此后陶小龙再宣传解释光伏扶贫项目、扶贫小额贷款等,张载成都毫不犹豫递交申请。短短2年时间,他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眼见为实是最好的“广告”,张载成家的变化触动了整个梁山村,起到了示范效应。如今,陆续有5户贫困户享受了搬迁扶贫的实惠,极大改善了生活条件。 15户贫困户入股5000元到乡光伏发电站,每到年终每户分红3000元,持续4年,最后一年入股资金还全部返还。此外,免交新农合保险政策和非义务教育阶段的“两免一补”政策,使得贫困户无需为看病和子女上学发愁。

“明年有啥计划没?有个工作机会,不要出远门,要不要试一试?”与张载成聊着家常,谷继友说出了此行的真正用意,金寨县司法局刚从某招商引资企业里争取到10个普工岗位,待遇不错,年后培训合格即可上岗。一上午的时间,谷继友一行马不停蹄给符合条件的贫困户送去就业信息,每到一家,递上一张岗位申请表。“扶贫要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我们想把你们扶上马再送一程。”走出贫困户叶丙青家中,正值中午,暖暖的阳光照在大家脸上,也照进了贫困户的心里。

本网记者 周莹莹


村民微信推介玫瑰花旅游节




春节刚过,立春便至。 2月3日,庐江县泥河镇八里村,小雨淅淅沥沥落在田间地头。正值午时,在江苏常熟打工的朱淑美已回到家几天,往年一回家就喊“冷”往屋里钻的她,这次利用春节假期,把村里村外转了个遍。


“你看这是土地扭转后,种在我家田里的玫瑰花,等到四五月份上千亩的玫瑰花种植基地都开花了,我邀请你们回乡参加玫瑰花旅游节。 ”朱淑美刚将图片和文字发送至朋友圈,手机就“滴滴”作响,不少朋友留言响应要来参加。

50多间土墙房改造、村落间新修的水泥路、年后即将家家户户开通自来水、一排排光伏电池板……“一年没回来,我们村变化很大。”朱淑美又惊又喜。

而更让朱淑美惊喜的是,一些“时髦”产业正在村里兴起,村民精神面貌为之一变。“因为父亲身体不好,种地收益低,有些田地逐渐荒了。自从两年前,村里引进玫瑰花种植基地后,土地扭转后不仅带来了收益,和父母同样岁数的上百位老人都有了新工作。 ”朱淑美指着不远处种植基地告诉记者,每到四五月份,玫瑰花遍野绽放时,村里还有玫瑰花旅游节,吸引周边大批游客前来参观。“村里的变化,少不了国家的政策扶持,更离不开县公安局开展的扶贫工作。 ”

八里村位于庐江县南部,全村辖83个村民组,共有8000余人,建档立卡贫困户就有近300户、700余人。 13公里村道路况不好,乡亲出入极为不便。有些贫困户还住在土坯房中,有的年久失修,随时有倒塌可能。因为没有自来水,村民们一直挑水做饭。

庐江县公安局2014年起将八里村作为精准扶贫村,多次召开党委会进行专题研究,要求结合公安机关如何发挥职能作用做好精准扶贫工作,局领导也带头和其他副科级以上民警一起开展“一对二”和“一对一”包扶,负责该村对口扶贫一到两户贫困户。此外,庐江县公安局泥河镇派出所民警刘六一作为包村民警和扶贫点联系人派至村里担任村支部第一书记。

“刚来村里时,心里直打鼓,具体工作不知道如何着手。在与村支书霍怀武的多次交谈后,慢慢理清了思路。 ”刘六一告诉记者,村组之间路不好,他根据实际情况准备反映时,县公安局领导帮扶下乡也有亲身体会,众人想法不谋而合。经过相关部门实地查看后,村组间公路正式修建,并于去年正式完工通车。对于部分土坯房,刘六一争取来危房改造工程政策,帮助贫困户翻修自住房。同时,考虑到村民饮用水来源于井水和塘水,水质不安全还不卫生,刘六一和村里商量办法让家家户户通自来水,这一想法得到县公安局的支持。去年顺利争取到了资金,自来水工程也正式开工。

据了解,八里村贫困的主要问题是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和教育开支。在该村近300户贫困户中,不少人也因为上述原因致贫,其中就包括朱淑美一家。

原来朱淑美父亲患尿毒症,家里大部分收入都用来治病。县公安局民警王自武扶贫结对后,主动与刘六一商量,摸清了所有因病致贫、因病返贫贫困户后,统一购买了新农合医疗保险,并缴纳商业医疗保险,并给他们申请了大病额外补贴。

“现在好了,治病的花销不仅能通过新农合医疗保险报销部分医疗费外,其余的还能通过商业医疗保险报销。 ”朱淑美妈妈周福香拉着记者的手说,“这不仅感谢党的政策,还要感谢公安局领导对于贫苦户的照顾。现如今加上土地流转的租金,我和孩子爸爸还有了低保,病有钱看了,生活也宽裕了不少。去年还顺利脱了贫,日子更有奔头了。 ”

扶贫建设正欣欣向荣。但刘六一发现,个别村民法治意识淡薄的情况也影响着该村的长远发展。

村民张双(化名)和爱人常年在外打工,去年初合铜路修路拓宽,将马路旁张家的房子拆除,并按规定支付了赔偿款。可等到张双重新修建房屋时,与两边邻居因为排水沟和地界不清问题僵持不下,发生矛盾。第一次在与其中一户发生矛盾后,刘六一依法调解。可后来,张双爱人依然耍横将另一户家人头打破。“扶贫讲感情,更要讲法治。”刘六一依法对张双爱人进行行政拘留。经过多次调解后,张双和其爱人慢慢认识到自己错误,双方相互让步,终于握手言和,房子也顺利盖了起来。

为及时摸排、化解矛盾,同时遏制小偷小摸现象,除刘六一外,村里还成立了巡逻调解小分队,每周三天全天候巡逻,并深入村民宣传法律法规知识,遇到矛盾及时化解,化解不了的及时上报。“比堵更重要的是疏,不在精神上给村民传播法治理念,贫困村永远扶不起来。 ”刘六一告诉记者,小分队与他相互配合不仅有效防止小纠纷发展为恶性事件,四类可防性案件量也大幅下降,也为脱贫攻坚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多措并举给村里带来的变化,给春节回乡的朱淑美在思想上来了一回“地震”。

现在,八里村2000亩的光伏发电工程已经能够并网发电,实现农光互补,此外村里扶贫资金建设的共6亩70万伏的光伏发电项目也已建成,土地流转出租加上光伏项目维护,部分贫困户不仅解决了就业,一年还能多增加7000余元收入。

“去年已经有200余户贫困户顺利脱贫,今年再努把力,帮助剩余37户贫困户顺利脱贫,让八里村的村民们都过上红红火火的日子。 ”刘六一说。

郭波廷 束亚林 本网记者 李斐


监督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紧要处



今年1月19日,涡阳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信清彬前往程楼村走访慰问困难群众,认真查看涉农资金使用账目等扶贫材料。徐向梅 摄


2月1日,农历大年初五。在涡阳县曹市镇程楼村, 69岁的五保老人程心武在自己的新房前,满脸笑容地向过往村民打着招呼。 2016年下半年,村里给程心武安排了2万元危房改造资金,帮助其盖起了三间平房。而此前,程心武的居住条件是“简易砖木结构住房2间共30平方米,破损严重”。在程楼村为每名贫困户制作的“扶贫致富计划书”中,对程心武此前的住房如此记述。谈起自己的新房,程心武激动地说:“没想到这辈子自己还能有这样的房子,这是党的政策好,还要感谢检察院的干部。”

原来,程楼村是涡阳县人民检察院的定点扶贫村,该院的29名检察官对口帮扶程楼村的29户贫困家庭。同时,该院还选派反贪局干警孙峰到程楼村担任村第一支部书记和扶贫队队长。谈起程心武老人的危房改造资金,孙峰说:“在2015年我到程楼村挂职以前,存在着部分扶贫资金使用不够规范情况,像程心武老人这样本应享受危房改造资金的却没有享受到。”为加强扶贫资金监管,确保其真正用到困难群众身上,孙峰在制定程楼村扶贫年度工作计划时,将“监督上一年度资金使用情况”纳入了其中。除此之外,其还每半年为村“两委”成员开展一次法律政策宣讲,宣讲内容包括全省检察机关正在开展的为期5年集中整治和加强预防扶贫领域职务犯罪专项活动等,以此为村干部们敲警钟。“通过法律政策宣讲,每名村干都从心底深刻认识到扶贫资金是不可随便触碰的高压线。”程楼村村主任高汉彬说。如今,村民们对扶贫资金使用情况没有了异议,更没有因此引发上访事件。

除涉农资金外,孙峰还十分重视对村道路工程、路灯采购等重大事项的规范,从而杜绝在扶贫工程中发生吃拿卡要等行为。“作为一名检察机关的选派干部,确保我所在的村不发生职务犯罪,应该是最低、最基本的要求。”孙峰说。
本网记者 袁中锋

(以上稿件顺序不分先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