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0日,由安徽省高级人民法院、安徽出版集团共同举办的“安徽省第二届百姓心中好法官”评选活动揭晓,当涂法院石桥法庭法官周程获得提名奖,据悉是马鞍山市法院唯一获此殊荣的法官。
周程法官先后获得“全国办案标兵”、“全省办案能手”、“全市十优法官”、“当涂县十佳优秀青年”等多项荣誉。他是一名年轻的80后法官,自2008年进入当涂法院工作以来长期扎根在大公圩腹地石桥法庭。他用青春与汗水为百姓交出满意的答卷,用勤奋与业绩为同事树立学习的标杆,他是弘扬司法为民理念的生动教材,是百姓心中为民服务的好法官。
普法:矛盾化解在萌芽
石桥法庭辖区较大,案件纷繁复杂,从家长里短的纠纷中,从鸡毛蒜皮的矛盾里,周程阅案无数,他深知农村群众要想少打官司,必须先普及法律知识。工作九年来,他的身影遍布大公圩腹地,深入企业、深入学校、深入法官便民联系点,通过发放宣传册、以案释法、举办法律讲座、提供法律咨询服务等各种形式,一遍遍讲解法律知识,增强群众法制观念,引导群众依法维权,为千家万户送去司法温暖,从根源上预防矛盾纠纷的发生。2016年10月,周程法官工作室在石桥镇陶村村成立,他走下审判台利用休息时间走进农户家中,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求,实现与乡亲们零距离接触、面对面服务和沟通,有效化解一大批矛盾纠纷,营造出“家庭矛盾不出村、邻里纠纷不出户”的和谐环境。在法庭审理案件时、在巡回审理过程中,他始终贯穿普及法律知识,以案释法、以案育人。
“法官迈出去的是脚步,带回来的是民心;俯下去的是身板,树起来的是信任”,这是周程多年工作的真实写照。群众称赞他为通民情、知民意、接地气的“草根”法官。
调解:情法交融促和谐
由于农村当事人的法律素养普遍较低、农村“熟人社会”的格局复杂等原因,基层法官肩负的责任繁重。如果只一味地判决并不能使当事人息讼服判,“执行难”成为现实难题,甚至引出更大更多的纠纷隐患。如何结合农村现实、精简办案程序,灵活高效地处理农村纠纷,是基层法官面临的考验。工作多年来,周程积累丰富的司法实践经验,通过学习摸索形成自己独特的调解模式。采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情理共融法”,解开当事人之间的怨怼与心结;采用综合分析、耐心沟通的“交流解怨法”,在还原真相的基础上分对错、明是非、讲规矩,做到案结事了、让当事人心服口服;采用灵活细心、积极疏导的“耐心疏导法”走进百姓心坎里,驱散当事人之间的雾霾……
2010年以来他独任审理各类民事案件1700余件,其中调撤案件1000余件,年度结案数、整体调撤率、服判息诉率高居全市法官办案数量前列,且所办案件无一起超期结案,无一起错案,无一起激化矛盾或者引起申诉上访。他,如侠客般铮铮铁骨,手执法槌辨是非曲直;他,如孺子牛般栉风沐雨,俯身躬行护公平正义;他,如长者般朴实憨厚,默默奉献守一方土地。
执行:胜诉权益快兑现
2017年1月底,农历新年将至,周程所在的石桥法庭还在加班加点忙执行,只为群众能过上一个安乐祥和的春节。当事人孙某欠徐某两万五千元,约定还款的时间早已过去,孙某依然没有兑现承诺。周程多次找到孙某做思想工作,阐释法律,晓以大义。而孙某一如既往抗拒执行,1月24日清晨六点,周程早早地起床,带领干警前往孙某的住处将其带回法庭。周程严厉批评了孙某的失信行为并告知其法律后果,经过六小时的“教育”,孙某最终兑现还款。
作为一名基层执行法官,周程经常在外奔波,踏遍泥泞崎岖的乡村小路,时常受到当事人的冷言冷语、怨气怒气。可每当看到群众拿到一笔笔执行款时那舒心的笑容,周程觉得所做的一切都值得。他是困难群众的帮手,是“老赖”的克星,多年来任劳任怨地坚守在执行岗位,用细心、耐心、爱心温暖着老百姓的心灵。
“平凡中见伟大,朴实中见真情”,多年来,周程不辞劳苦地为百姓、为司法事业默默奉献着他的青春。他清廉如水、执法如山,严守党的纪律和规矩,从来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他锐意进取、勤勤恳恳,是兼审判、执行、普法等多项职责于一身的全能型人才;他听民所需、听民所唤,最大限度地满足群众的新期待新需求,增强群众对公平正义的获得感。
邰伦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