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驻村扶贫工作队长的笔记本电脑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5-31 09:09:55

记者去刘圩村采访李晓凯时,简短的寒暄后便进入采访正题。只见李晓凯不慌不忙打开随身携带的笔记本电脑,滔滔不绝地向记者们介绍起刘圩村的村情乡貌及其扶贫工作历程。所述内容头头是道、层次清晰,相关数字均精确到小数点后。


据了解,李晓凯同志是2014年11月份从中国移动安徽分公司下派到利辛县阚疃镇刘圩村开始驻村帮扶的。准备下乡驻村伊始,李晓凯简单的收拾了一下自己的随身物品和生活用具,在出发之前他特意把自己心爱的笔记本电脑带在了身上。没想到就是这个小小的笔记本,在李晓凯的驻村扶贫工作期间,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刚到村里的时候,李晓凯看到村里没有一台电脑,平时报表都是通过手工填写,工作效率非常低,这时他的笔记本电脑就派上了用场。工作之余,李晓凯利用自己带来的笔记本电脑手把手地培训村干部学习电脑的基本操作知识,电子表格制作、文档排版、邮件发送……只要能想到、用到的相关应用操作方法他都毫不保留地传授,村干部在掌握了这些电脑的操作技能后,工作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要想脱贫致富,村里就必须发展经济产业。来到村里不久,李晓凯就一直在村里寻找挖掘有潜力的能人,希望能通过帮助贫困户“造血”致富,彻底摆脱贫困。村民苏云刚就属于符合他的“选优”条件者之一,“苏云刚基础不错,其本人脱贫致富的愿望也很强烈,只是他缺少必要的启动资金。”李晓凯说。

了解到苏云刚的相关情况后,李晓凯便带领村里一班人积极为他牵线搭桥,联系银行帮其解决了20万元的贷款。很快,苏云刚的葡萄园顺利建成了,另外还在葡萄园下养殖了两千多只本地草鸡。随着苏云刚的产业发展不断扩大,李晓凯发现传统的销售渠道覆盖客户少,产品价格卖不上台阶。受初来乍到在网上购买生活用品的启发,李晓凯大胆想象:如果能把村里的农副产品放到网上进行销售,客户范围将更加广阔,产品的价格也能明显卖高于本地。

找到思路容易,但实施起来难度就大了。产业大户文化程度有限,操作电脑本身就有难度,更何况是开网店!如何破解,李晓凯觉得既然找到思路,就要坚持去做。李晓凯本身有电脑基础,又是通信行业出身,便决定自己辛苦一点,用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去开设网店。有了这种想法,李晓凯白天搜集市场信息,晚上就在自己的住处利用笔记本电脑学习开设网店的知识。通过近一个月的学习,20178月“刘圩村的扶贫小店”正式上线上线后,产品非常热销,特别是“阳光玫瑰葡萄”单品销量及搜索量在淘宝网排名前十位。产品销量上去了,随之而来的是大量客户咨询及售后工作,这些工作也是靠李晓凯带来的这台笔记本电脑完成的。

秸杆禁烧工作可以说是基层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村基层组织人员少、覆盖面广,很难完全进行监控,稍有疏忽就会有零星火点发生。李晓凯面对这样的难题,一直在思考能不能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解决。李晓凯回到单位找到技术部门的专家,向他们请教。得知单位在为其他企业开发信息化项目时,有一种监控产品可以手动操作360旋转的高清摄像球机,非常受用户欢迎。如果能把高清摄像球机放置到通讯信号塔上,将大大提高覆盖面积。但前提要有一台电脑控制,才能可以实现实时监控画面。于是,他的笔记本电脑再一次履行重任。自监控平台使用以来,刘圩村的秸秆禁烧、治安管理等防控迹象尽在掌握。

放弃了在城市中的生活,一个人吃住在乡村,如何打发业余时间,李晓凯带来的笔记本电脑又发挥起了自我娱乐的作用。“晚上浏览些新闻网页了解国家大事,看看不能去电影院观看的院线电影,再找到棋友下上两局象棋;想起远在合肥的亲人时,就上网视频聊天,电脑的屏幕比手机大,更能清楚地看到亲人,一转眼四年的驻村时光就这样打发过去了……”说到这时,李晓凯的眼眶红润了。

时光如梭,转眼第六批全省选派干部任期结束了,村民们都舍不得他走。于是,村支书率刘圩村的父老乡亲向上级组织请求把李晓凯留下。李晓凯留下了,留下的还有他随身带来的笔记本。留任第七批选派干部的各项工作已经展开,李晓凯将用他的赤诚和担当带领广大村民踏上更高更远的征程。“一份付出,一份回报。”党和组织没有忘记他的艰辛与付出。日前,他被中共亳州市委授予“全市第六批优秀选派帮扶干部标兵”,这是他继2017年被评为全县优秀选派第一书记后的又一殊荣。 

法治安徽网记者 常振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