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法治扶贫暖民心 精准发力拔穷根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8-08-06 15:47:29

“家门口的道路通畅了、路灯亮了,村民腰包鼓了,村风民风也越来越好了。”最近,利辛县马店孜镇孙刘村贫困户刘玉谨逢人就说村里的新变化。这是全省开展精准扶贫取得成效的一个缩影。

如今,精准扶贫工作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拔寨”的冲刺期。全省政法各部门主动服务扶贫工作大局,着眼于以法治助推精准扶贫,最大化释放法治的基础性保障效应,为全省如期实现脱贫攻坚战略目标提供了坚实有力的支撑。

法治宣传激发脱贫内在动能

“我儿子在外面打工,要注意哪些事,一上完课就知道了不少,回头我还要给儿子讲讲,发的材料还有吗?我还想带点给邻居。”5月8日晚,岳西县冶溪镇西坪村“法律扶贫夜校”课堂上,司法助理员小贾刚上完课就被村民团团围住,小贾笑了:“马上给您拿,这个扶贫夜校就是我们开展法律服务的桥梁嘛!”

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是脱贫攻坚主战场上重要的发力点。为了实现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略有力衔接好,让农民懂法、知法是摆在当前农村的一件大事。 岳西县秉承“脱贫攻坚工作开展到哪里,法律扶贫就跟进到哪里”的宗旨,搭建“法律扶贫夜校”载体,主动宣传脱贫攻坚工作中的法律知识,为贫困群众免费提供法律援助。今年3月以来,岳西县共组织开展此类“法律扶贫夜校”125场,发放普法宣传材料11000余份,参与群众达6000余人。

淮南市利用精准扶贫入户走访的机会,向扶贫对象宣传讲解与农民群众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法律法规政策,大力宣传《老年人权益保护法》、《婚姻法》、《反家庭暴力法》、《妇女权益保障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编印法治扶贫手册和宣传单2000余册,通过驻村(社区)法律顾问、帮扶干部,下发到各贫困户手中。

法律服务解贫困户后顾之忧

善于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推进扶贫工作,是政法干部驻村带来的显著变化,被群众誉为“法智扶贫”。省委政法委选派的挂职干部积极化解了养殖户与企业之间的经济纠纷,如今,新鸭舍已建成并投入使用。这件事的顺利化解,被村民们口口相传:“省里来的驻村政法干部可真厉害。”

马鞍山市积极顺应“互联网+法律”的发展趋势,建成了覆盖城乡的法律援助远程视频服务系统,通过QQ视频通话技术,采用点对点的方式为贫困户在家门口提供资深律师的免费法律扶贫。贫困村民可以随时在工作人员的协助下通过视频与值班律师进行交流,足不出村就可以享受专业优质的法律服务。

黄山市徽州区依托人民调解组织网络,在各乡镇设立“法官工作室”、“诉调对接工作室”、“律师工作室”、“两代表一委员工作室”,深入农户、田间、地头深入排查,掌握贫困群众的困难和问题,针对农村常见多发的土地纠纷、邻里纠纷、劳动用工、婚姻家庭、财产分割、人身伤害等纠纷,做好教育疏导、协商调解。今年以来共帮助贫困户调解矛盾纠纷6件,调处成功6件,解答法律咨询80余人次。

法治文化促进村民学法守法

夏日午后,亳州市涡阳县陈大镇尹庄村人头攒动,歌舞飞扬,陈大镇司法所、综治办和法律扶贫文艺宣传队联合举办的“精准扶贫,法律同行”文艺巡回演出活动在这里精彩上演,为宁静的小乡村带来了别样的热闹。

今年6月,亳州市法律扶贫法治文艺巡回演出启动。演出通过歌舞、快板、琴书、小品等表演形式巧妙地将党的扶贫政策和相关领域法律法规融入其中,使广大群众在寓教于乐中了解国家扶贫政策,接受普法教育,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截至目前,亳州市已在全市贫困村开展各类讲座、演出、宣讲100余场,1万多人次接受法治教育,帮助贫困户维权34起,解决矛盾纠纷850件,收到良好宣传效果。

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是全省基层党员群众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近日,省司法厅、省法宣办会同省委组织部、省民政厅共同设计了一组“村和社区‘两委’换届选举”法治宣传挂图,分发到全省各地近2万个社区和村。挂图结合选举中可能存在的贿选、拉票等破坏选举的违法行为进行了对应的法律剖析,这种接地气的普法挂图一经贴出,就吸引了村民的注意,使参与换届选举的群众充分了解相关政策要求和法律规定,引导村民依法依章选举,正确行使法律所赋予的权利,共同营造和谐有序、风清气正的村民委员会换届选举环境,为基层“两委”换届工作营造了浓厚法治氛围。

(缪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