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矛盾纠纷“终点站” 社情民意“气象站”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19-11-15 14:44:14

一场突发车祸带走了家中顶梁柱,一笔死亡赔偿金却搅乱了亲情。这段时间,铜陵市铜官区幸福社区“法治超市”的“店长”朱军正为处理这起家庭遗产纠纷忙碌着。令朱军欣慰的是,经过他和“服务员”的共同努力,纠纷当事人情绪已经冷静下来,事情迎来转机。

在铜陵,这样的“法治超市”不难寻觅,总共有45家,覆盖全市90%的乡镇(社区)。党委分管负责人或综治专干担任“店长”,政法干警、律师担任“服务员”,“产品”就是法律援助、法律咨询、矛盾化解等法律服务。每家“法治超市”自开张以来,都受到辖区群众欢迎,年均解答法律问题1800余个,调处矛盾纠纷130余件。

开在“家门口”便民惠民

社会治理根基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为了引导群众依法表达诉求,有效化解矛盾纠纷,铜陵市创造性地发扬“枫桥经验”,于2015年初在铜官区幸福社区进行“法治超市”试点,定下了“平安法治惠民、预防化解矛盾”的工作目标。2016年起,铜陵将这一做法在全市各个乡镇(社区)推广。

“法治超市”依托乡镇(社区)综治中心组建,由乡镇(社区)党委统一领导,由县区司法局指导开展法律服务工作。“店长”和“服务员”是核心团队,根据矛盾纠纷的性质和需要,“法治超市”会适时补充“临时服务员”,如涉及征收拆迁的,吸纳征收办人员参与;涉及婚姻家庭的,邀请妇联工作人员、法院法官参与;涉及欠薪的,与劳动监察部门联动,形成整体合力。

走进任何一家“法治超市”,你都能感受到温暖人心的法治关怀。法律知识随意查询,“法治超市”设有法律书屋,涵盖各类法律书籍,供群众免费阅读查询。法律咨询随时解答,“法治超市”为“服务员”制作了工作牌,其照片、联系方式、专长都公示上墙,同时开通了微信群,保证有问必答。法律援助随时提供,“法治超市”为贫弱群体建立了档案,并跟踪掌握动态,在必要时可第一时间实施法律援助。法律宣传随时进行,结合棚户区改造工作,编印《房屋土地征收法律政策汇编》发至每个被征收户;开展“宪法在我心中”宣演活动,让宪法走入居民日常生活;联系律师、法官、检察官在社区讲堂,每月给居民讲一次法治课。

当好“稳定器”促进和谐

“法治超市”坚持为民办实事,把矛盾解决在一线,主动当好基层“稳定器”,充分发挥了基层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

记者在采访中获悉一件真实的案例。幸福社区有一居民杨某患有精神病,在家抽烟引发火灾,所幸社区发现及时把火扑灭,但楼上住户的空调、地板等已过火损坏。事后,社区把杨某送到医院治疗,但他离异无子女,父母已去世,没有监护人,谁来赔偿楼上住户的损失?

面对难题,“法治超市”的律师、法官迎难而上,与社区工作人员一起想办法,通过走访了解到杨某的父母生前曾收养过3个孩子。在多轮劝说下,杨某的哥哥、楼上住户张某与“法治超市”的律师、法官坐到一起协商,不仅商定了火灾赔偿数额,还确定了杨某哥哥作为杨某监护人,负责杨某的生活起居。一起邻里纠纷和治安隐患得到圆满化解。

“法治超市”的出现,提升了群众的平安法治建设获得感和满意度,为铜陵市蝉联全国综治最高荣誉“长安杯”打下了坚实基础。

提供“新产品”焕发活力

为了不断满足百姓需要,“法治超市”的“产品”也在迭代升级,焕发出新的活力。枞阳县“法治超市”实施“法治扶贫”工程,2017年以来帮助贫困群众挽回经济损失86万元,办理法律援助案件260余件,并依法帮助“枞阳媒鸭”维护商标权,“枞阳媒鸭”成为全省唯一入选的全国“商标富农和运用地理标志精准扶贫十大典型案例”。

铜官区是全省唯一的国家级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辖区繁华路段的人民社区在城市综合体财富广场建立了“商务楼宇法治超市”,并组建了一支擅长处理商贸、金融、证券、房地产等法律实务的法官、律师队伍,化解了多起因民间借贷和网贷引发的矛盾纠纷,营造了良好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如今,“法治超市”已经成为法律咨询“服务站”、法规政策“宣传站”、矛盾纠纷“终点站”、社情民意“气象站”,既是法治惠民的有力平台,也是进行基层社会治理的得力帮手。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