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情帮教“云会见”,远程取证“云办案”,减刑假释案“云庭审”。7月20日,记者获悉,今年以来,宿州监狱借力大数据,探索疫情防控常态化形势下管理新模式,拓展创新深度,提升执法温度。
“云会见”成亲情帮教新常态
“这些天发大水了,家里没事吧?”近日,在宿州监狱远程视频会见室内,服刑人员李某面对屏幕另一端安庆老家的父母,关切地问起家中的汛情。“我们都好,你不要担心。”得到父母的答复后,李某悬着的心放了下来。
受疫情影响,今年全省监狱系统暂停服刑人员亲属的面对面会见。为解决服刑人员亲属的探视需求,宿州监狱加强了远程会见工作。连日来,我省部分地区连降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宿州监狱在加大涉汛地区服刑人员亲情电话频率的同时,进一步增强与涉汛地区司法行政机关的联系,增加远程会见频次,缓解服刑人员焦虑心态,稳定改造秩序。
据统计,今年以来,宿州监狱成功开启远程会见230次,同比增加86%,“云会见”已然成为亲情帮教新常态。
“云办案”协助公检机关执法
当前,宿州监狱实行封闭式管理,给公安机关、检察院等部门向服刑人员调查取证带来诸多不便。为此,宿州监狱积极借助狱内远程视频监控平台,搭建起远程互动交流系统,相关执法部门可以通过这个系统进行“云办案”,并且通过内网传递审讯材料,既实现了办案人员与狱内服刑人员全程零接触,也有力保障了公检部门调查取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现在通过监狱搭建的平台,我们的调查取证工作不耽误,不影响办案进度。”在一次“云办案”结束后,某地公安民警表示。
“云庭审”保障减假案件审理
办理服刑人员减刑、假释案件也是监狱常态化开展的执法工作之一,为确保封闭管理期间减刑、假释工作的正常开展,宿州监狱通过狱内法庭的远程庭审功能,与地方法院、检察院等部门搭建“云庭审”平台。
“现依法裁定陈某减去有期徒刑7个月……”今年4月,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审理了宿州监狱服刑人员陈某的减刑案件。与以往不同的是,法官和检察官并没有出现在狱内法庭的庭审现场,而是借助远程庭审平台,相关文书材料也通过平台进行传输,确保了庭审的公平公正。
据了解,封闭管理以来,地方法院已借助宿州监狱这一系统成功审理了6名服刑人员的减刑案件。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李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