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8日晚8点10分,东大圩开闸蓄洪后,水位仍高位运行。白湖监狱管理分局(以下简称“白湖监狱”)党委及时印发《关于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号召广大党员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以“让我上”的决心、“我先上”的勇气、“跟我上”的魄力,全力迎战汛情大考。
党委总揽全局精准调度
6月13日起,白湖监狱进入防汛战时状态。面对肆虐的洪水,白湖监狱党委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理念,严格执行“人员安全、监管安全、度汛安全、防疫安全”四个安全目标要求。
为夯实责任,加强防汛总调度,白湖监狱党委成立防汛抗旱指挥部,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以青年民警为主体,组建了机关科室民警、非押犯单位民警职工、隔离备勤民警三个梯队的“应急抢险队”。严密的组织体系在防汛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确保了防汛工作组织有序、忙而不乱。
21支应急抢险队伍、420余名警力立即进入战斗状态,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7月18日晚,东大圩蓄洪之后,白湖汛情依然严峻。7月19日,石山监区防汛段出现管涌,应急抢险队迅速处置;7月21日,盛桥监区防汛段出现管涌,抢险队再次发挥作用。据统计,7月18日蓄洪以来,应急抢险队先后出动应急抢险任务15次,出动民警476人次。西大圩大堤累计发生各类险情253处,漏洞、管涌类216处,塌方、滑坡类37处,均已按方案处置,用实际行动保障了西大圩居民的生产生活安全。
战斗堡垒筑牢抗洪防线
在与“洪魔”殊死搏斗的关键时刻,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火速集结,筑起一道道冲不垮的红色堡垒。
盛桥监区姥山防汛责任段的管涌点较多,防汛压力大。为此,盛桥监区党支部发动57名民警职工巡堤、值守、处险,先后发现并成功处置5处管涌渗漏、1处跌窝、2处约80米长的滑坡险情,确保6.8公里长的责任堤坝万无一失。
第十二监区是白湖监狱的“后勤管家”之一,负责自来水供应、用电和车队管理。防汛工作开展以来,为确保监区及白湖居民用水不受影响,水泵房24小时不停机,增压站加班加点更换新供水泵。7月18日以来,第十二监区党支部先后安全护送周边小区受灾群众到隔离点5趟100余人,接送武警官兵和民警职工42趟800余人次。
忠诚担当彰显党员本色
“大哥,医生给妈妈下病危通知了,你能回来吗?”电话那头传来哭泣声,而此时,白湖监狱党委委员、副局长周力正在石山监区防汛段处置管涌险情,他已连续奋战了好几天。此刻,突然接到妹妹的电话,他心里十分挣扎,瞬间红了眼眶。一边是老母亲病危,一边是如山的防汛责任, “我会尽快回去的。”他忍住泪劝慰妹妹。可是,刚处置好石山监区险情,周力又接到抢通被水淹没的新大桥的任务。直到桥面铺设完工,他才匆忙赶到医院,看望昏迷中的老母亲,一时间泪洒病房。
“我眼睛怎么看不清文字了?”7月23日,正在研判汛情信息的防汛办副主任张黎明,突然发现自己眼睛看不清电脑和手机上的文字了。同事赶紧送他去医院,医生诊断其为视网膜病变,开了一些药,并叮嘱其不要再用眼、多休息睡觉。可张黎明不愿休息,哪怕是一天。因为防汛办承担着防汛工作的“中枢大脑”作用,每日要对汛情进行研判、指挥调度。自6月13日开始,张黎明基本上吃住都在单位,每天工作到深夜。为了不影响工作,如今,张黎明依然通过手机处理协调单位的防汛事务。
人墙堵住洪水
“爸爸,我高考成绩出来了,639分!”7月23日,第二十八监区职工徐济新正在堤坝堆放砂袋,儿子打来电话报喜讯。徐济新感到非常欣慰,近段时间,他一直在单位参与防汛,没有时间陪儿子备考,可孩子非常争气。“儿子,你通过努力,交上了一份令人满意的高考答卷。爸爸也不能输,我也要在防汛工作中交一份合格的答卷。”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初心使命,汇聚强大力量。白湖监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冲锋在前、奉献在先,用奋力抗洪抢险的担当作为,践行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张建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