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法宣讲送来政策“及时雨”、“法治体检”揪出风险隐患、“法企同行”助力企业稳工稳产……8月17日,记者从省律师协会获悉,自今年3月起,我省律师行业拉开了为民营企业依法防控疫情和有序复工复产提供法律服务的序幕,用专业智慧服务“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
截至5月底,全省律师积极为企业合资合作、兼并重组、托管经营等提供法律服务196家;帮助企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市场、债转股等途径缓解资金困难1705万元。帮助企业与职工协商沟通,采取居家办公、轮岗轮休、缩短工时、调整薪酬、带薪年假、延期支付工资等方式稳定工作岗位6339人次;协助企业规范用工管理,为员工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帮助9083人次。
聚力稳就业 助力保民生
就业是民生之本,稳就业既是稳经济、稳社会,也是稳民生、稳人心。如何保障就业,缓解疫情对民生的冲击,我省律师必须交出一份让人民满意的答卷。
合肥市一家信息服务类企业于今年3月复工。但受疫情影响,复工后业绩大幅下滑,公司经营困难,劳资纠纷一触即发。了解情况后,安徽昊华律师事务所胡敏律师与他的团队及时介入,结合企业实际情况,提出了先发固定工资、缓发绩效工资的解决方案。经过10天的艰难谈判,大部分职工表示愿意与公司共渡难关。此举大大缓解了公司的压力,为公司复工复产赢得了时间。
马鞍山市律师行业面向各类中小企业开展讲座,指导各中小企业妥善处理好劳资关系;六安市积极做好民营企业员工的法律援助工作,对民营企业困难员工提出的法律援助申请,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受理,努力实现应援尽援,营造和谐稳定的用工环境。
发力稳融资 纾困渡难关
疫情期间,企业资金链压力陡然增大。我省律师精准对接企业融资需求,为企业稳产下好先手棋。
2月28日,合肥市包河区工商联、北京兰台(合肥)律师事务所与安徽民建企业家联合会共同发起融资贷款公益行动,为企业融资“牵线搭桥”。律师事务所整合了以往服务、合作过的13家金融机构资源,一对一为企业联系适宜的金融机构,帮助企业匹配合适的金融贷款项目。
3月初,合肥吉象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向该平台发出融资贷款申请。该公司急需贷款投入到红外体温检测设备、核酸检测设备的生产经营。通过扫描二维码,该公司填写了《企业融资贷款公益行动登记表》,律师事务所把企业需求反馈给银行。最终,该公司从一家银行融资到180万元,从申请到放贷仅用时20余天。
“我们现在是喜忧参半,高兴的是企业刚签订了购销合同,忧心的是我们对法律条款不熟悉,害怕资金不能及时回笼。”大连大仁堂(亳州)药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崔进的担心,在律师上门提供“法律会诊”后就消除了。3月25日,安徽滴博律师事务所4名律师上门提供法律服务,专门针对企业合同签订时的注意事项,进行详细把关,帮助企业规避资金回笼难的问题。
乐当调解员 调出和谐音
4月初的一天,芜湖市南陵县某企业员工去上班时,被一把“铁将军”拦住了去路。原来,企业因拖欠租金,与出租方发生争议,出租人一气之下将厂房大门紧锁。一把锁,锁住了企业复工复产的前路。
企业主向南陵县开发区管委会求助。4月8日,安徽皖陵律师事务所律师周宏接到开发区的通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面对急得冒火的企业主,面对一身怨气的出租人,周宏律师说理说法,一点点解开双方的“疙瘩”。经过一个多小时的调解,最终促使双方达成一致意见,一场危机就此化解。
4月16日,合肥市工商联牵头召开一起座谈会,为了处理24家建材企业集体维权案件。2019年12月,合肥市建材商会部分会员与安团家博会签订协议,报名交费参加安团家博会于2020年3月15日举办的展会。由于疫情原因,展会未能如期举办,报名企业希望退回参展费用,缓解企业资金压力。可是经过多次沟通,双方依然存在较大分歧。
会上,合肥市民营经济法律服务团接受委托,参与纠纷的调解处置工作。律师团员们发挥专长,给出了双方都能接受的处置方案。至此,这起集体维权案件得到了较为圆满的解决,消除了不稳定因素。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纪永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