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三创四管”保平安畅通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09-30 09:28:17

法治安徽网讯 近年来,铜陵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大桥大队以“降事故、保安全、保畅通”为目标,紧紧围绕“减量控大”工作要求,结合辖区实际,摸索出一套“三创四管保平安”的交通安全管理模式,使辖区交通安全环境得到良好的改善,先后被评为公安部集体一等功、全省公安机关“迎接十九大忠诚保平安”先进基层单位、全省公安机关春运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先进集体等。

创优服务模式。该大队积极开展创优营商环境提升行动,开展“上门服务”活动,建立警企沟通专用微信群,多渠道指导“两客一危一货”重点企业加强内部安全管理,及时整改问题隐患。强化交管业务前置服务,在安铜、铜山、灰河等偏远乡镇推行预约办理车驾管业务机制,方便群众办理交管业务的同时,也有效提高了车辆注册登记率、检验率和驾驶人审验率。在节假日交通出行高峰时段,积极协调落实警保联动,实行事故现场快处快撤快赔,最大化方便群众出行。

创新勤务模式。该大队辖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迎来较大发展,G347国道、S221省道等道路建成交付使用,尤其是区划调整后,辖区道路通车里程大幅增加。为发挥警力的最大效能,大队适时启动勤务机制改革,重新整合警力,将原路面中队、事故中队整合为江南中队和江北中队,并摆脱原有警力的职责束缚,改变“路面不管事故、事故不管路面”的勤务模式,实现“一警多能”工作机制,实现警务效能最大化。改革后使得路面警力增加37%,进一步提高了见警率和管事率,增强了路面管控力度。

创新队伍管理模式。为进一步抓好队伍管理,增强队伍战斗力,该大队建立“支委与民警、民警与辅警”的捆绑式管理链条,层层压实责任,全面掌握民警辅警思想动态,引导全体人员以案为鉴,有效筑牢民警辅警纪律、廉政意识。同时,大队坚持家访活动,与民警辅警家属面对面交流,紧盯8小时以外思想管控,净化八小时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

管好源头根本。该大队紧盯“两客一危”和校车货车面包车等重点车辆、重点驾驶人和重大隐患路段,固化隐患滚动“清零”机制,强化源头防范,着力推动道路交通治理从“末端管理”向“源头治理”延伸。对辖区23辆大型普通客车、9辆公路客运车辆、553辆农村面包车、342辆危化品运输车以及20辆校车全部建立监管台账,联合辖区政府以及交通、应急、教育等部门定期开展抽查检查,综合运用约谈、挂牌督办、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等手段,强化运输企业源头监管,倒逼落实主体责任。

管好国省干道。该大队辖区3条国道 5条省道,纵横交错成横贯东西、畅通南北的交通路网,交通流量大、重点车辆多、沿途路况复杂,交通安全管理压力较大。该大队坚持定点值守与流动巡逻相结合,抓实抓牢重点路口路段和重要时间节点,全面开展巡逻管控。针对江北区域国省道沿线事故多发势头进行严密管控,采取“点、线、面”三级覆盖模式,民警包镇、辅警班长包路、辅警班组成员包点开展日常勤务。2019年G347国道发生8起亡人事故,2020年至今未发生一起亡人事故,事故预防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管好农村地区道路。依托“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巩固年”活动开展,深化“路长制”“两站两员”和“警保合作站点”建设,充分调动交通安全员、劝导员和保险协理员工作积极性,采取“面对面劝导、点对点盯防”措施,开展大劝导活动。针对农村地区交通安全管理工作难度大、反复性强的特点,进一步落实责任,高频次开展“逢五”“逢十”以及各类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酒驾醉驾、无证驾驶、农用三轮车和低速载货汽车违法载人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切实消除交通事故隐患。今年以来,该大队开展农村劝导工作1万余次,劝导农村违法行为6万余起。推动“农交安”手机APP推广运用,录入农村劝导日志15万余起。查处各类交通违法行为2.22万起,其中酒驾47次、醉驾32次、无证驾驶63起、超速行驶2964起。

管好交通参与者。该大队依托宣传教育阵地、业务窗口、勤务站点以及双微一抖等平台,在常态化开展交通安全宣传警示教育的同时,针对性开展特定对象的警示教育。对于重点车辆驾驶员,定期组织召开集中培训会,通报交通违法行为和交通事故典型案例,指导做好车辆安全性能日常自检自查,规范养成文明守法驾驶习惯;对于道路沿线居民村民,通过入村入户走访的形式,宣传普及交通安全规则意识,利用群众身边发生的事故案例制作成交通警示片、宣传图版等,通过滚动播放、面对面宣传引导等形式,夯实广大交通参与者的法律意识、安全意识和文明交通意识,有力促进道路交通事故预防成效。

(通讯员 韩运龙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