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啃最硬的骨头 做最硬的“钉”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0-10-28 09:29:52

法治安徽网讯 汪盛,铜陵市公安局石城路派出所民警,在基层派出所治安警岗位上一干就是八年!这八年,他不仅从“学徒”成长为“顶梁柱”,而且屡破大案、难案,连续六年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四次荣立个人三等功!

“他第一个冲了进去”

刚入警队时,所领导觉得汪盛“太瘦,太稚嫩”,安排他在治安组“打杂”,做一些辅助性的工作。一个多月后汪盛“郁闷坏了”,他主动向领导请缨,要求给他压担子。所领导便让他跟着师傅承担了所内的禁毒工作。

铜陵市公安局石城路派出所民警汪盛向辖区群众汇报工作。

正是在和毒贩的一次次较量中,他迅速成长。在办理“张某容留吸毒案”过程中,汪盛摸排出郊区某小区的一个吸毒窝点。抓捕当晚,目标房屋内一片漆黑,窗帘紧闭,看似无一丝有人的迹象。突然,汪盛发现该户的空调排气扇在缓缓转动,推测是车辆开进小区的时候惊动了吸毒者刚刚关掉了空调。在破门那一刻,汪盛第一个闪身进入。当打开第三间房门时,依然空空如也。难道预判错误?不对,他敏锐地察觉到这个房间空调虽然不在工作,但温度却比别的房间低了好多。看似不能藏人的壁橱和床下,甚至窗帘后,都可能有人。汪盛对着壁橱使了个眼神,大伙就明白了意思,战术包围后,一个魁梧大汉从壁橱中被拽出,低矮的床下还藏匿着一个女子。事后,他们从厨房搜出了一把寒光闪闪的三棱尖刀,大家都暗呼好险,张某可能急于藏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2013年至2016年,汪盛主办涉毒案件40起,抓获贩毒嫌疑人12名,打击处理吸毒人员79人。

治安警也能办“大案”

随着业务能力不断提高,2017年汪盛已经是石城路派出所案件侦办队副队长,并用一起起成功办理的案件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肯定。当所内接到“5·22”特大微信传播淫秽物品案件线索时,主办侦查员的重任自然落到了他的肩上。

该案是使用社交软件“微信”传播淫秽视频以非法牟利益,犯罪分子将大量未成年人及在校学生拉入微信群内。且嫌疑人使用的作案手机均不插手机卡,通过热点连接第三方手机,所有注册的微信号均是通过其他渠道购买,使用国外代理服务器注册,群主和管理员微信号“存活”时间极短,一般一至三天就封号消失,如同鬼魅幽灵,给侦查锁定带来了极大的难度。汪盛用极强的毅力和必胜的决心,展开抽丝剥茧式侦查,一步步追本溯源,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排查出嫌疑人的“落脚点”在惠州。汪盛冒着广东7月的酷暑,蹲点守候近一星期。终于在一天的中午,在某住户扔的一个垃圾袋中翻查出一张留有联系号码的外卖单——确定了嫌疑人身份,打开侦查局面的突破口。随后,“5·22”特大微信传播淫秽物品案件被公安部立为挂牌案件。经查,以林某朝为首的犯罪团伙在2017年3至7月间传播淫秽视频50000余部,传播人数达55万余人次,盈利金额高达80万元。7月12日,该案成功收网,先后抓获团伙成员12人。为侦办此案,汪盛连续加班、出差3个多月,瘦了6斤,同事们见到他都开玩笑“人瘦毛长”。因为连续出差,他次推迟了婚期,未婚妻已经“黄牌警告”,不过成功破案却为他们的新婚送上了完美的祝福。

啃最硬的骨头

治安警常常将事实不清、难以取证的案件比喻成“难啃的骨头”,如果这起案件还是陈年积案,则是难上加难。2018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汪盛就成了石城路派出所攻坚克难的第一主力。

2018年8月,一条关于“举报刘某宝违法犯罪”的涉恶线索转递到石城路派出所。经查,该线索涉及发生在2012年石城路所处理的一起打架纠纷。由于时间久远,跨度长,涉案嫌疑人之间达成坚固的“攻守同盟”,案件一度陷入僵局。汪盛不停地翻阅原始卷宗,寻找里面的疑点和突破口,本就泛黄的纸张被他用铅笔标注的密密麻麻,他从举报人、被害人、嫌疑人周围复杂的人员关系着手,挨个突破,力图还原案件真相。经过深入调查,汪盛发现这不是一起简单的“打架”案件,而是涉恶集团之间的利益冲突,从而确定了案件的“利害关系人”吴某某。精心制定了讯问提纲后,他赶赴九城监狱,对已经在服刑的吴某某进行讯问,连续10个小时的攻坚,最终拿下了口供,获取了为本案定性的关键证据。同时,带出了刘某宝等人盘踞在铜陵实施的一系列违法犯罪行为。

(通讯员 殷伟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江继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