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一位监管女警的法援情结
来源:法治安徽网 阅读量:10000 2021-01-13 09:52:55

2008年,阜阳市看守所女警王珺通过自学,取得了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当年她着手创建了全省公安监管系统首个心理咨询室,独创了监管场所将心理援助、法律援助、深挖犯罪、妇女维权等工作相结合的心理矫治体系。12年来,王珺完成所内心理矫治近2万人次,心理危机干预600余人次,与妇联、关工委、团委等社会团体联手实施心理学健康公益讲座共计42次。每年从事公益心理咨询110次左右,为女性犯罪嫌疑人维权30余人次。王珺多次获得省公安厅和阜阳市公安局的表彰,还先后应邀赴黄山、宿州、陕西石县等地警方参与刑侦破案。近两年来,她积极参与政府化解信访案件,成效卓著。这一切,王珺都是在完成繁重的监管工作,牺牲业余时间完成的。面对鲜花和掌声,王珺认为这一切只缘于自己内心深处那份挥之不去的法援情结。

2016年2月,受阜阳市公安局刑警支队领导邀请,王珺为一名嫌疑人做心理干预,通过一周工作,促使犯罪嫌疑人刘某某详细交代其作案过程,一起多次入室强奸、抢劫案件告破。办案刑警发现嫌疑人家里有个15岁的少女婷婷(化名)没有户口,而嫌疑人是个年近半百未婚的男性。王珺先后对女孩进行六次心理辅导与危机干预,女孩终于回忆起自己3岁时在一个菜市场走丢。通过再次采血入库,与无锡警方合作,找到了女孩的亲生父母,失散了11年的少女与家人团聚了。2018年,受省公安厅指派,王珺介入宿州一起危害公共安全恶性案件,嫌疑人的心理防线很快被突破。

2020年5月,一起历时7年,被省市两级法院7次判处死刑的命案嫌疑人,被宣布无罪释放。被害人的母亲颍上县江店镇居民杨某某对此无法接受,她从打工所在的深圳,一次次奔波于合肥、阜阳和北京,多次表示要为时年17岁儿子的冤死不惜以身试法。颍上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组织相关部门成立专门小组,特别向阜阳市公安局发函请求王珺对当事人杨某某给予心理抚慰。王珺与杨某某促膝长谈,当时,杨某某的精神处于崩溃边缘,她将一把三角形尖刀时时处处揣在怀里,随时想和涉案人员同归于尽。在从心理方面安抚的同时,王珺根据案件实际情况向各级部门积极反映,这起案件终于引起法检两家的高度重视,2020年7月20日,省检察院作出抗诉决定,省高级法院同时作出再审立案决定。2020年12月23日,被告人再次被判处死缓。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王珺先后被聘为省公安厅公安理论特约研究员;连续两次被评为阜阳市维护妇女权益先进个人,还被安徽省心理咨询协会监管分会聘为心理矫治专家,被阜阳警官学校聘为心理学教官和心理矫治学科专家组成员。正是这份无私的法援情结,让王珺忘记疲劳,不计得失,在看不见的心理干预战线上一次次立下新功。

安徽法制报、法治安徽网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