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戚仁兵的调解下,罗集社区的该男子重拾亲情,开启新生活。
对戚仁兵来说,像这样的求助不在少数,走上法律工作岗位20多年来,他始终坚持为老百姓办实事,解民忧。自从事律师工作以来,他有三分之一时间都投身法律公益事业,搭建多元化解决纠纷渠道、为青少年提供法律援助,送法下乡助力乡村振兴……在践行法律公益的道路上,始终不忘初心,立仁立德。
搭建渠道 多元化解纠纷
离婚、冷暴力、拒绝赡养、争抢财产……在我省本土的调解节目《家有好大事》中,世间百态和人情冷暖皆被真实记录。作为该栏目的固定嘉宾律师(调解律师),戚仁兵跟随节目组走遍全省16个地市,5年间成功调解2000多个家庭的矛盾纠纷,用真情化解隔阂。
前不久,戚仁兵跟随栏目组走进了聂大妈家中。作为节目的忠实粉丝,原本无措的聂大妈见到戚仁兵时瞬间像抓住了救命稻草。原来大妈的老伴沈大爷因患有胰腺癌急需手术,手术需要直系亲属到场签字,但沈大爷的儿女们坚持保守治疗,多次将其从医院接回家中。两位老人十分着急,希望戚仁兵能够说服儿子签字,让沈大爷如愿手术。
得知情况后,戚仁兵意识到事情背后可能还有其他内情,当务之急是搞清情况,让老人尽早手术。随后,他来到医院看望沈大爷。从沈大爷那里,戚仁兵得知,老人与大妈是再婚夫妻,因婆媳关系不和,儿子和自己断了来往,十几年间很少联系。
听完沈大爷的一番话,戚仁兵又找到儿子小沈。经过一番交流,小沈也对他敞开心扉。“我承认自己不是个合格的儿子,没有好好尽孝,但是我也有苦衷啊。”小沈解释,自继母和妻子发生矛盾后,他就和父亲分了家。前几年逢年过节,自己还会提着礼品去看望父亲,但每次都被继母冷脸相待。渐渐地,自己便和父亲断绝了来往。
听到这些,戚仁兵组织小沈和聂大妈进行面对面交谈。
对于小沈的说法,聂大妈表示自己实在委屈,沈大爷在子女的撺掇下,多次要和自己离婚,几次吵架都对自己拳打脚踢,鉴于两人多年感情,她都默默忍受。“我也表个态,要么我和老沈离婚,今后各自安好,互不相干,要么我继续照顾他,但你们作为儿女,就不要再干涉我们老两口过日子。”
面对双方僵持不下的局面,戚仁兵开口:“世上连接最紧密的就是父母和子女,尤其在暮年时刻,老人是非常需要子女的关心关怀的。”经过一番调解,双方关系逐渐缓和。最终,小沈同意签字,让父亲如愿手术,并不再干涉老两口的生活。
5年多来,像这样经过戚仁兵调解和好的案例不胜枚举。为了做好调解工作,戚仁兵经常东奔西跑,2018年冬天,他随节目组去安徽怀远调解的路上出了交通事故,节目组车辆被一辆大货车追尾,幸运的是包括戚仁兵在内的司乘人员均无大碍。
“有困难都可以克服,做好这些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工作,既是维护社会稳定的现实需要,也是为群众排忧解难的民生要求。”面对复杂琐碎的调解工作,戚仁兵说,虽然很辛苦,但是当矛盾全部化解,当事人握手言和的霎那,所有的辛苦都化作了一份欣慰。
除了《家有好大事》,戚仁兵还在多个栏目和平台担任嘉宾律师,2018年,他获得了安徽广播电视台综艺频道最佳贡献奖律师。通过这些节目,戚仁兵给观众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找他寻求帮助的人也越来越多,为此,他专门开通了微信、抖音等新媒体平台,无偿为公众进行法律知识普及。现在,在很多场合,戚仁兵都能被一眼认出,成了名副其实的“网红公益律师”。几年前一个冬天午夜,他出差回合肥,在机场由于大雪很难打到车,正焦急时,一辆出租车嘎然而止等在他的面前招呼他上车,原来司机是他的的粉丝,经常关注他的节目。对他而言这些都是无形的鼓励与支持,如今,他每周都会利用空闲时间义务帮助那些无力承担律师费用的家庭解决矛盾和纠纷,已坚持了6年之久。
去年,受到疫情影响,诸多中小微企业因延迟复工引发诸多问题。针对这一现象,戚仁兵带领律师团队第一时间响应党与政府号召,推出“同心战疫、双百助力”公益法律服务活动,采取线上+线下多种方式,为省城100家中小微企业免费提供为期100天的精细化企业法律顾问服务。
送法下乡 助力乡村振兴
当事人为戚仁兵送来锦旗,感谢他提供的专业法律服务。
2019年起,戚仁兵开始担任合肥市律师协会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志愿团律师。为了更好地服务乡亲,他的手机24小时开机,随时接听家乡和合肥周边村民及热心观众来电,手机号俨然已经成为了“法律咨询热线”。
为了更好的服务村民们,他不定期用各种形式为村民普及法律、提供法律援助,开展《民法典》宣讲等。将法律援助帮到实处、落到根上,他积极了解贫困村社会治理,帮助化解精准脱贫过程中产生的各类矛盾纠纷,为贫困村实施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生态扶贫等把好“法律关口”,用法治为美丽乡村建设铺好底色。
“易地搬迁、危房改造、追讨薪资、工伤事故等都是村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要想解决好这些问题,我们都会进行专项走访调查,采取一对一的形式精准帮扶,第一时间帮乡亲解决问题。”为更好服务村民,戚仁兵还主动学习,紧跟政策动向,为村民提供最新的法律知识普及。
2019年10月,作为九三学社安徽省委法律委员会委员,戚仁兵跟随九三学社安徽省委赴亳州市利辛县开展“乡村振兴中农村公共法律服务情况”专题调研,走访了6户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和接受帮扶情况,并将他们的问题形成调研报告。通过系列普法宣传活动,大部分村民自觉学法、守法和用法的意识大大增强,向“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的法治乡村建设目标进一步迈进。
被问及印象深刻的一次“送法进乡村”经历,戚仁兵讲述了长丰县双墩镇罗集社区一个男子的故事。
当时村里有个年轻男子,因事故下半身截肢,心态消极,整日坐着轮椅到处耍横,经常坐在商店、工地等处,阻挠他人正常营业、施工,严重影响了他人生活,社区工作人员多次劝说无果。
“我相信没有天生的恶人,只要真诚理解、正确引导,事情基本都能解决。”接到信息以后,戚仁兵主动与该男子交谈才得知,男子的父母都与他断绝了关系,家中还有一位姐姐。戚仁兵几经辗转,联系上了该男子的姐姐,沟通后了解到,因男子沉迷赌博,游手好闲且屡教不改,男子的父母无奈之下和他断绝了联系。“我们和他父亲沟通了很多次,他父亲才同意和他见面。”在戚仁兵的调解下,男子和父亲相拥而泣,承诺今后重新开始,好好生活。
律师是法治社会公平正义的守卫者,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戚仁兵始终发挥专业优势,以法治服务发展,贡献己力,发光发热。
关怀成长 援助未成年人
青少年是祖国的花朵。自2018年起,戚仁兵开始担任安徽省希望工程管理委员会办公室和安徽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安徽希望工程青少年健康关爱计划——彩云行动”项目法律顾问,面向省内城镇低收入家庭、农村困难家庭青少年白癜风患者开展的白癜风援助治疗提供法律支持,用实际行动,为青少年送去健康和法治关怀。
“我是一名律师,同时也是一位父亲,关爱青少年成长,我责无旁贷。”戚仁兵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去年,合肥市某中学发生一起因校园欺凌导致家长恶意起诉的案件,为有效解决双方矛盾,该中学向戚仁兵发出邀请,希望他能够提供法律帮助。
该案中,一名经常欺凌同学的女生在一次殴打同学过程中,对方出于反抗用灭火器把她喷伤,经过医院看诊后并无大碍。该女生的家长坚持要求学校赔偿医疗费用和精神损失费。考虑事情本身及该女生以往的行为表现,校方同意协调部分家长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赔偿。对此,其家长明确拒绝并起诉学校。
为了将矛盾化解在调解阶段,戚仁兵多次深入学校调查了解事情经过。在了解到该女生父母离异,从小缺少关爱,曾多次有自残行为,心理成长十分不健康后,戚仁兵多次与校方和家长沟通。经过调解后,几名涉事家长同意共同赔偿给该名女学生合计1万多元,学校也愿意再给女生一次机会,重点给予关怀,助其重返健康成长道路。“青少年是民族的未来,也是我们国家的希望、家庭的寄托。保护青少年合法权益,预防青少年犯罪,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和援助,更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和在事务所日常承接的业务相比,戚仁兵在法律援助、义务普法、担任节目嘉宾律师等方面获得的物质利益微乎其微,而且通常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律师于我而言不仅是一个职业,更是一份事业,所以能用自己的专业帮助到别人是十分幸福的。”对于戚仁兵来说,每一个案件背后都是一段人生,他经常告诉受援人,公益律师就是自己的第二事业,能够帮助他们解决问题,获得的快乐是无可比拟的。
今年4月14日,戚仁兵正在合肥市蜀山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中心就手头一起案件进行调解,当天恰逢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周强在此调研。在调解室,周强就律师群体对于多元解纷机制的看法与建议向戚仁兵提问,并对律师行业发挥调解力量给予了肯定。
践行公益使命十余年,戚仁兵始终秉持着“心有所信 方能行远”的初心,在法律公益事业上笃行不怠。正如他所言:“每天叫醒我的不是闹钟,而是当事人期盼的眼神。”
(刘小容/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