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安徽网讯 为抓实党史学习教育,深入推进社会矛盾化解和社会管理创新,铜陵市郊区司法局积极创新工作载体,以“争当金牌人民调解员”活动为主线,搭建法律援助工作平台,按照项目清单化要求,认真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大力开展“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大量的邻里矛盾、财产和赡养纠纷在基层得到了及时有效化解。
今年以来,铜陵市郊区司法局深入实施“金牌调解员”法律援助面对面专项活动,作为创新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抓手,以健全调解组织网络、完善基础设施、健全工作机制、提升队伍素质、拓展工作领域、提高纠纷化解能力等为任务的“金牌调解”活动,推动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为维护基层和谐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一是强化调解员学习培训。该区司法局和各司法所组织辖区内人民调解员培训开展了培训,进一步提升调解员的法律知识水平和专业调解技能,确保依法规范开展调解工作。二是强化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强化定期排查,坚持周排查制度,结合实际定期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及时发现倾向性苗头性问题,及时依法就地调解,最大限度地把矛盾纠纷解决在当地,消除在萌芽状态。三是强化节点排查,围绕党委政府中心工作,围绕重大活动、重要节假日,有针对性地开展矛盾纠纷和社会不安定因素集中排查调处,努力预防和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四是强化人民调解组织规范化建设。扎实开展“人民调解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对辖区内的人民调解组织进行全面归类和梳理,从人员组成、场所设施、业务程序、文书卷宗、登记统计、档案管理、信息报送等方面强化规范化建设。五是强化典型引领示范作用。注重发现和培养一批在辖区、甚至在全市全省有影响力的人民调解能手,加强宣传和推广,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作用,营造比学赶帮超的良好工作氛围,推动人民调解工作争先创优。
现在,随着“金牌调解员”工作深入开展,铜陵市效区司法局在实践中进一步运用“背对背调解法”“换位思考调解法”“晾晒调解法”等多种调解法,这些极具乡土气息的调解方法,将一个个纷繁复杂的民间纠纷成功调解,起到了“原汤化原食、偏方治大病”的效果,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收到良好效果。目前,该区共设金牌调解组织96个,专兼职金牌调解员达190名。近年来全区各调委会调解各类民间纠纷1700多起,法律援助100多件,由于工作超前,措施得力,无因民间纠纷激化引起的民转刑案件和上访等事件。
(通讯员 杨纲要 洪布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