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蚌埠市围绕覆盖城乡、便捷高效、均等普惠的总目标,紧扣“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聚焦资源配置均等化、平台建设一体化、服务供给精准化、满足需求多元化新要求,扎实推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
优资源推动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化发展。连续7年实施法律援助民生工程,将援助经济困难标准提高到本地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的2.5倍以上。开展律师到社区“亮身份、践承诺、做表率”活动,在全省率先开展律师服务满意度评议试点,出台村(居)法律顾问实施办法,投入保障经费260万元,建立选聘、考核、培训三项机制,推动全市1122个村(居)法律顾问全覆盖、有标准、均普惠。
重融合加快推进三大平台一体化建设。以安徽法网蚌埠分站点为科技支撑,融合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法律服务机构。健全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和机构衔接流转机制,集受理、指派、转办、督办、查询、投诉处理、数据分析等功能于一体,实现大平台共享、大系统统筹、大数据联治的综合应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9个、服务站74个、工作室1114个。设立公共法律服务机构“店铺”199家,发布法律服务产品2867件,全市政府官网和电子政务网以及皖事通APP蚌埠司法微信公众号嵌入法网链接。推进“一网通办、全程网办”,配备公共法律服务机器人和智能终端一体机,实现实时视频资讯。
抓重点提升公共法律服务精准化水平。持续开展“法律服务进千企”活动,建立结对帮扶机制,开展“律师云讲堂-助企纾困送法进企业”线上直播讲堂,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与市场监管局联合成立蚌埠市知识产权纠纷仲裁调解中心,设立蚌埠市知识产权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中国(安徽)知识产权维权援助中心蚌埠分中心获批成立,维权援助工作站覆盖三县六区。推动公证职能向审判机关延伸,打造蚌埠公证司法辅助新品牌。推出公证个性服务新举措,建立公证家事法律服务中心。建立诉裁对接新机制,将仲裁职能融入基层社会治理。
促改革满足公共法律服务多元化需求。建立统筹协调机制,将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纳入蚌埠市“十四五”发展规划,列入法治为民办实事项目。着眼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总体布局,推动全市形成齐抓共管局面,全省率先印发实施方案和责任清单,制定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实施标准和公共法律服务发展指标年度任务指标,制定三大平台融合发展方案,成立协调领导小组,建立联席会议制度。建立健全评价机制,制定公共法律服务评价考核蚌埠指标,加强公证、法律援助案件质量评价,实施法律服务“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姜韶光 记者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