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汲取近年来农村地区群死群伤道路交通事故的惨痛教训,进一步强化农村地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百日行动”开展以来,黄山市公安局徽州分局在全区范围内擂响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晨暮行动”战鼓,细排各类风险隐患、严查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全面改善全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环境。行动开展以来,全区共接农村地区事故警情62起,受伤人数11人,同比分别下降19.48%、90.9%,未发生亡人事故。
推进有力度
大队紧紧围绕“减量控大”目标,制定《全区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晨暮行动”工作方案》,成立由区交管大队主要负责人担任组长的农村地区道路交通整治“晨暮行动”领导小组,全警动员、专人负责、细化措施、压实责任,全力掀起农村地区道路交通秩序整治行动高潮,形成严管严查高压态势,全面加强管理力度,努力实现交通事故控大减小、严防亡人事故发生的工作目标,为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创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环境。
整治有重点
一是紧盯农村务工出行特点,确定重点整治时段。根据农村农民进城务工、外出务农集中出行高峰,确定每天“一早一晚”特别是5时至8时、17时至20时为重点整治时段。
二是紧盯“三项整治重点”,严查违法行为。突出整治重点车辆(农村客运班车、面包车、轻型货车、农用车、拖拉机、正三轮摩托车、三轮四轮电动车);突出整治重点道路(国省道穿村过镇路段、县乡村道和周边茶园、果园、田园等内部道路);突出整治重点重点违法(货车超载、疲劳驾驶、客车超员、酒驾醉驾、违法载人、无证驾驶、骑乘摩托车不按规定佩戴安全头盔、驾乘人员未按规定使用安全带等违法行为)。
查纠有招数
一是全面走访摸排。组织警力深入农村各乡镇,在全面摸排掌握农村地区集中出行务农务工人员情况的基础上,重点排查农村地区交通违法突出、事故多发路段道路隐患,提高整治针对性、精准性。行动期间共摸排有务工集中乘车出行的企业6家,向业主/农场主发放《致农村地区驾驶人的一封信》并要求签订承诺书。
二是认真研判分析。通过农村地区事故多发地段、涉及人群、涉及车辆及原因进行深入研判,制定有效查控措施;通过各乡镇人力摸排以及公共视频排查突出违法的车辆类型、出行人群、集中出行时间段,对容易引发或可能存在道路交通风险隐患的车辆进行重点查纠。
三是队所协作查纠。充分发挥农村派出所参与道路交通管理作用,通过“队所协作”机制强化对农村运营、出行车辆进行重点检查,对二轮电动车超员载人、驾乘人员不戴头盔、未上牌照等显见交通违法行为进行查纠;扎实开展“畅安”系列行动,严厉查处农村“两违”、酒驾醉驾、无证驾驶等突出违法行为。据统计,7月16日至8月31日,共开展行动46次,共查处各类违法行为1444起,醉酒后驾驶机动车1起,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违法行为11起,无证驾驶3起,载客汽车超员21起,货车超载2起,非机动车违法行为685起,乘坐人未系安全带694起,乘坐摩托车未戴头盔11起,其他违法行为16起。
宣传有新意
不断拓宽宣传渠道,坚持查纠与宣传并行。充分利用“双微平台”宣传典型案例;深入开展“美丽乡村行”巡回宣讲,通过发放宣传材料、案例介绍、释法明理等形式,督促落实交通安全主体责任,呼吁群众自觉遵守交通规则、共创美好交通环境;在43个行政村和8个农村中小学校设置了交通安全宣传专栏,制作村口警示提示牌、早晚时间利用农村大喇叭广泛开展典型交通事故案例警示宣传,营造浓厚的宣传氛围。
督查有实效
集中整治期间,分局党委班子成员深入一线督导检查,现场指导行动推进落实,及时发现、解决、纠正问题,坚决整治工作启动慢、效果差以及上紧下松现象。大队实行一日一安排、一日一通报,做好督导落实,将警力最大程度下沉路面一线,加强路面巡逻管控,提高见警率和管事率,严管严查各类交通违法行为,确保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以农村交通秩序之稳助推全区交通秩序之稳。(余东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