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水汇聚、三湖散落、山塘沟渠星罗棋布的皖东北水乡——五河县,活跃着一只优质、高效办理办理公益诉讼案件的检察官队伍——五河县人民检察院第五察部,年轻、精干的公益诉讼检察干警,高擎法律“利剑”,惩治破坏生态资源之人,保护当地沃土绿水青山,修复遭到破坏山川湖泊环境,创造出公益诉讼多个全国、全省“首例”,犹如驰骋千里淮河之滨、纵横6万亩沱湖之畔,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蓝色旋风,被人们亲切地称为五河公益诉讼“轻骑兵”。
开创先河的公益诉讼“女闯将”
说起五河县的公益诉讼,绕不过开拓者、人称公益诉讼“女闯将”的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王妹。
2016年5月,时任民行科科长的她,发现董某伟、董某亚非法倾倒危险废物案件,涉嫌在淮河、沱湖周边倾倒废旧电路板碎废渣60余吨。五河县地处淮河三峡的第二峡(断梅谷)、第三峡(浮山峡)中间,水质好坏对当地、对下游的苏北平原和全国第五大淡水湖——洪泽湖影响巨大。她开创性地建议探索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方式,获得县法院支持,在判决两被告承担刑事责任同时,判处赔偿生态损失47.9992万元。赔偿款当日支付到位。此案开启全国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先河,《新华网》《检察日报》等主流媒体进行深度报道,黑龙江、浙江等地40余家检察院上门学习考察。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提起方式,被正式写入两高的司法解释(《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检察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之中,在全国推广。
五河县的湿地水鸟云集,虽多次打击,却仍有黑手屡屡伸向这些飞翔的精灵。王妹发现石某明等16人非法狩猎6.5万只鸟案件线索,,她代表检察院委托高校(安徽师范大学野生动植物种类及其产品鉴定中心),对被猎捕的鸟类(灰头鹀、栗鹀等)进行鉴定,获得这4种“三有动物”生态价值均为每只300元的结论,并据此提起民事公益诉讼。2020年11月,县法院一审判决支持全部诉求,判令16名被告赔偿生态环境损失16346345.6元。这起1600多万元的捕鸟巨额赔偿公益诉讼案件,在全国范围内敲响了警钟。2021年在昆明举办的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第十五次大会召开前夕,被最高人民检察院作为典型案例发布。
职务晋升了,责任更重了。已成院领导的她,依然忙碌在一线,参与修订、完善《五河县“河湖长+检察长”工作实施方案》,推动县域内各乡镇河湖长协同作战。联合淮河上游的凤阳县人民检察院,建立起跨县域“淮河流域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公益诉讼工作协作机制”。在院党组支持下,她与淮河下游的泗洪县人民检察院联合办案,建立信息共享、案件移送等8项协作机制。这项跨省域公益保护协作的新尝试,在全省首开先河。今年4月,为助力淮河——洪泽湖流域大保护,推动五河、明光、江苏泗洪三地检察院、河长办会签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实施意见,在更广阔战略平台上,构建起“2省3地6部门”全流域综合治理网络。
守土有方的公益诉讼“急先锋”
第五检察部副主任、三级检察官宣德智,目前具体负责公益诉讼检察工作。这位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学历的检察人,在参与、学习中,迅速成长为一名办案雷厉风行、成绩优异的公益诉讼“急先锋”。
2020年3月,他接手办理陆某望非法狩猎野生动物案,克服新冠疫情影响,与市、县办案同事几下广东、浙江,迅速查清这些人采取粘网、音频引诱,非法捕猎数万野生鸟类的事实,固定了证据,提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获得县法院支持,判决陆某望等3人赔偿因猎杀野生动物资源造成生态损失共计335.86万元。他还将此案中非法狩猎2.6万余只鸟的罗某线索,果断移交到居住地和主要作案地所在的江苏泗洪县检察机关,推动跨省域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开花结果”,受到江苏同行好评。2022年10月14日,“安徽省五河县人民检察院诉陆某望等人非法狩猎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入选安徽省检察院“守护绿色江淮美好家园”专项检察监督活动典型案例。此案进一步推动建立跨区域生态环境保护协作机制,斩断野生动物非法交易链,增强全链条打击违法犯罪合力。
借鉴检察前辈保护“五河第一位党员”——王亚箴烈士墓的举措,宣德智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人员组成专案组,摸底排查全县零散烈士纪念碑、墓,逐一核实建档,耐心征询烈士遗属对集中管理保护的意见。两年来,专案组在烈士陵园修建、英烈纪念设施等红色资源保护领域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件3件,磋商11次,发出检察建议2份,督促有关部门对80余处烈士纪念设施(含零散烈士墓)进行迁移或就地保护,先后3次举行了“五河县散葬烈士墓集中入园安葬仪式”,请示五河县委、县政府投入1500万元对五河县烈士陵园旧址进行扩建改造并建造了五河烈士纪念馆。人们感慨地说: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创新生态环境司法“修复+补偿”机制,以全域思维实现绿色发展需求。注重生态修复,是更高层次公益诉讼追求。在院领导支持下,淮河边大巩山上补植复绿基地由1处增加为2处,面积超过100亩,利用公益诉讼生态赔偿金,栽种榉树2000多棵。2020年夏季,首次在淮河增殖放流50余万尾鲢鱼苗,今年4月地球环境日,又在盛产“全国十大名蟹”的6万亩沱湖,新建“湿地生态修复基地”,增殖放流鱼苗50余万尾,底栖动物螺蛳等10余吨,被多家媒体报道。2022年3月,“五河县人民检察院督促加强怀洪新河五河段岸线保护行政公益诉讼案入选省院典型案例。追求办案质量,更讲究工作效率,宣德智几年来发现公益诉讼案件线索396件,办理公益诉讼案件315件,提起公益诉讼案件33件。2021年公益诉讼业务考核全市第一,3案例被评为省级典型案例,连续两年公务员考核优秀,荣获五河县政府嘉奖。
活力四射的公益诉讼“辅助精兵”
一个好汉三个帮。五河县公益诉讼检察官们冲锋陷阵,开疆拓土,离不开精干洗练的检察官助理、书记员们的信息收集、整理,文书草拟、送达、归档等等,确保了公益诉讼“轻骑兵”后顾无忧。
上海政法学院毕业、四级检察官助理方正男,2021年加入公益诉讼团队,建议提高科技化办案水平,现已能够熟练操作无人机,方便、快捷进行河湖、滩涂远距离空中巡视、疑点发现、证据固定等工作;充分利用智慧公益诉讼平台、12309益心为公平台,筛选、排查公益诉讼线索111条,立案70件;草拟诉前检察建议69件,协助公益诉讼16件,成为队伍里的千里眼、顺风耳、神助攻。
年轻书记员杜帅帅,认真做好填写案件平台信息、填报报表、送达材料、打印复印法律文书、庭审记录、整理案卷以及管好内勤,事情繁杂而又琐碎,他却兴趣昂然,井井有条。与此同时,苦练摄影、摄像本领,2020年以来所有重大公益诉讼案件的图片资料,他都分门别类加以归类,所有重要案发地都了如指掌,成为办案少不了的“活地图”。
还有轮岗书记员陈志诚、新进书记员沈孝天,他们无一不是认真钻研知识技巧,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持续增强基本素养的爱学之人,更是用心思考、勇于担当、办事果断、一专多能的辅助办案精兵,平时守口如瓶,必要也能循循善诱,以理以法服人,轻松自如地做好本职工作,彰显出科技底色和青春力量,成为五河公益诉讼“轻骑兵”的有机体。
出手精准,履职高效,战绩赫赫,名闻全省,影响全国的五河县公益诉讼检察团队,从检经年,初心不改;惩治环境违法,果断亮剑处罚;捍卫法律权威,传递司法善意;从“守土有责”,闪亮登场,到“守土有方”,编织淮河、怀洪新河公益诉讼2省3地协作防护网,一直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新征途上不断披荆斩棘、攀登而上。现在,这群意气风发的五河公益诉讼“轻骑兵”,决心在院党组坚强领导下,在各方大力配合下,一如续往地高效办案,保护环境,维护公益,力争真正做到:剑锋所指,山青水秀、百鸟欢唱……(杨柳 陶成 记者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