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7日,记者从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阜阳市药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在药品流通、生产和管理方面,都再上新台阶。
阜阳市、县两级均成立药品安全委员会,制定党委常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疫苗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全面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修订《阜阳市药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内容。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具体举措》《阜阳市“十四五”药品安全发展规划》等,推进全市药品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药械化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聚焦重点时段监管。连续5年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完成3.6万家次药械化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聚焦重点品种监管。扎实开展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疫苗储存运输质量专项监督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等工作,完成药械化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和疫苗接种单位年度全覆盖监督检查任务。聚焦风险隐患排查。印发《阜阳市药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处置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专项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等工作,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聚焦疫情防控管理。开展全市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环节督查、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流通环节专项检查等工作,加强“一退两抗”药品等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管,实行零售药店销售的疫情防控药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实名登记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4819家次,限期整改410家次;检查疾控机构和疫苗接种单位412家次,限期整改20家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962家次,限期整改130家次。全覆盖检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38家,责令整改5家。
同时,打击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县人民政府成立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打击药品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立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建6个工作组,建立联络员报送机制。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药械化类违法案件452件,移送公安机关药品案件7件。
不良反应监测、投诉举报处置与质量抽检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表17042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表3978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表1721份。全市共受理药械化投诉1923件,办结1749件;共受理举报1391件,办结1208件,立案137件。完成基本药物抽检250批次,日常监督抽检590批次。
现代医药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联合太和县政府建立全市现代医药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动向省局汇报,申请设立阜阳市医药创新柔性服务站、太和县医药创新柔性服务点。主动开展“双招双引”,成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殊食品四个招商小分队。截至目前,阜阳市通过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已录入现代医药产业招商引资项目73个,总投资255.64亿元。
12月27日,记者从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去年以来,阜阳市药品安全管理体制机制建设进一步完善,无论是在药品流通、生产和管理方面,都再上新台阶。 阜阳市、县两级均成立药品安全委员会,制定党委常委和政府领导班子成员疫苗安全工作责任清单,全面落实药品安全党政同责。修订《阜阳市药品安全工作评议考核办法》,将考核结果纳入对党政领导班子综合考核内容。出台《关于全面加强药品监管能力建设具体举措》《阜阳市“十四五”药品安全发展规划》等,推进全市药品监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药械化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聚焦重点时段监管。连续5年开展“药品安全春风行动”,完成3.6万家次药械化经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监督检查。聚焦重点品种监管。扎实开展中药饮片质量安全集中整治、疫苗储存运输质量专项监督检查、无菌和植入性医疗器械专项检查、儿童化妆品专项检查等工作,完成药械化经营企业、使用单位和疫苗接种单位年度全覆盖监督检查任务。聚焦风险隐患排查。印发《阜阳市药品质量安全风险排查处置管理办法(试行)》,开展药品经营和使用专项检查、医疗器械质量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治理、“线上净网线下清源”专项行动等工作,防范化解风险隐患。聚焦疫情防控管理。开展全市疫情防控药品医疗器械环节督查、新冠病毒检测试剂流通环节专项检查等工作,加强“一退两抗”药品等防疫物资的质量监管,实行零售药店销售的疫情防控药品、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实名登记制度。截至目前,全市共检查药品零售企业4819家次,限期整改410家次;检查疾控机构和疫苗接种单位412家次,限期整改20家次。检查医疗器械经营企业2962家次,限期整改130家次。全覆盖检查开展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的医疗机构38家,责令整改5家。 同时,打击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力度进一步加大。市、县人民政府成立集中打击整治危害药品安全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全市打击药品违法犯罪工作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深入开展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成立药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领导小组,组建6个工作组,建立联络员报送机制。全市市场监管部门办理药械化类违法案件452件,移送公安机关药品案件7件。 不良反应监测、投诉举报处置与质量抽检工作进一步加强。截至目前,全市共上报药品不良反应报表17042份、医疗器械不良事件报表3978份、化妆品不良反应报表1721份。全市共受理药械化投诉1923件,办结1749件;共受理举报1391件,办结1208件,立案137件。完成基本药物抽检250批次,日常监督抽检590批次。 现代医药产业发展进一步提速。联合太和县政府建立全市现代医药产业链工作专班办公室,主动向省局汇报,申请设立阜阳市医药创新柔性服务站、太和县医药创新柔性服务点。主动开展“双招双引”,成立药品、医疗器械、化妆品、特殊食品四个招商小分队。截至目前,阜阳市通过省“双招双引”综合调度管理平台,已录入现代医药产业招商引资项目73个,总投资255.6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