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记者从宣城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发展壮大宣城民营经济,宣城市制定《关于持续深化“一改两为”促进民营经济发展壮大的若干举措》(以下简称若干举措),于1月27日印发实施。
《若干举措》从畅通政企沟通渠道、强化要素资源保障、推动企业数字化转型、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弘扬企业家精神等方面,提出了十八条具体举措。《若干举措》对任务进行了分工,明确市直各牵头责任单位,并要求2月15日前,牵头责任单位要依据本文件精神制定相应举措的具体落实办法。
十八条具体举措中,宣城市建立政商恳谈会机制。每月首个周末召开政商恳谈会,提前一周在媒体公示,市委、市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和相关负责同志接待恳谈。对企业反映的问题实行“企业点单、政府接单、督查跟单、办结销单”的全程跟踪、闭环管理机制,能当场解决的当场解决。
该市每周六召开民营企业土地要素保障会商会。对符合产业政策的民营企业项目用地,计划指标应保尽保、优先受理、高效办理。鼓励工业用地长期租赁、先租后让、弹性年期出让。支持工业用地转让、出租、抵押。工业企业在现有用地上进行改扩建或拆旧建新,超出原批准总计容建筑面积的部分不再收取土地出让价款。允许工业项目按幢(层、间)分割登记和转让。
为帮助企业解决招工难题,宣城市全年将举办2000场以上线上线下招聘会。截至目前,全市已开展各类招聘会286场,其中线下招聘会161场,线上招聘会125场,参会企业2511家,提供岗位5.83万个,达成就业意向1.6万余人,签订就业协议2506人。
宣城还鼓励企业技术研发。设立专精特新企业科技研发专项资金,重点支持企业工艺提升、装备改造、产品研发和技术创新平台建设,单个项目最高支持100万元。同时,围绕企业数字化改造、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工业APP应用、智能工厂(数字化车间)建设等,出台专项支持政策。每年为400户以上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免费提供数字化诊断服务,两年内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免费数字化诊断全覆盖。每年评选市级工业互联网标杆企业10家、示范企业20家,分别给予20万元和10万元一次性奖励。 (记者 梅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