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月上午,记者从淮南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淮南市生态环境局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面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全市空气质量进一步改善。
2022年,全市 27家VOCs年排放量1吨以上的企业编制“一厂一策”,4家涉VOCs工业园区编制挥发性有机物治理“一园一案”完善企业管理台账,对9家企业40个储罐、7家企业44个敞开液面开展排查整治。该局还积极推进机动车结构进一步优化,淘汰老旧车辆490辆,公交公司新购置新能源公交车662辆,首批72辆已投入运营。市生态环境局还组织开展打击黑加油站点(车)专项行动,并对不达标油品跟踪溯源;对船用油品质量开展抽查10批次;在全市加油站(点)抽检车用汽柴油9个批次,高速公路、国道、省道沿线加油站抽检尿素4批次。该局还依托固定遥感监测与黑烟抓拍系统监测机动车200万辆次,依法查处尾气超标车辆514辆。联合多部门联合持续开展常态化高排放车辆路检路查与入户抽查专项行动85次,人工检测机动车1645辆,处罚超标车辆87辆。现场查处中、重型货车闯禁区违法行为3236起。对建筑工地、工矿企业等重点单位开展非道路移动机械检测16批次,检测机械68台,超标机械全部清退,建设完成汽车尾气超标治理M站认证19家,实现“检验—维护—复检”闭环管理,确保在用汽车污染达标排放。起草了《淮南市扬尘污染防治条例(草案)》,并配合市人大开展调研和多轮次征求意见,已通过市人大常委会二审。实施建筑工地扬尘防治动态化管理,开展各类扬尘综合检查,下发《整改通知书》115份,责令停工整改11项,移交处罚3项,信用惩戒9次。严格要求各码头落实扬尘治理“八项措施”,加强各渣土消纳场、临时受点巡查监管,加大各类渣土运输处置行为的规范和查处力度。加大“散煤”动态清零力度。对餐饮业集中区和群众投诉重点区开展全面清查,一旦发现使用小煤炉的立即取缔。全面落实网格化管理,层层压实责任,建立禁烧包保责任制,不间断开展日间巡查、夜间督导。2022年,查处零星火点156个,未出现大规模焚烧秸秆情况。该生态环境局还强化涉气企业动态管理。2022年度,共纳入淮南市重污染天气应急减排清单管理的涉气企业共790家832条生产线或生产工序(设备),按照黄色、橙色、红色预警要求执行停限产措施。该局还建立完善了每日调度会商机制,部署每日重点,下发当日管控清单,实施精准管控,改善空气质量。(记者 徐洪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