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中国司法鼻祖”皋陶故里。
这里,是“背包”法庭走向全国的初创地。
“皋陶兴‘五教’、定‘五礼’、创‘五刑’、立‘九德’、亲‘九族’,被史学界和司法界公认为‘司法鼻祖’。皋陶开‘法治’、‘德治’、‘民为贵’和德才兼备选人用人的的先河,开启了中国法治文明的源头。”3月2日,六安市金安区法院法官汪梦向记者介绍皋陶法治文化精髓。
在皋陶文化熏陶下,六安市深挖皋陶的法治文化精华,将传统法治文化精髓与现代法治理念相融合,在当地法治文化建设中展现皋陶、宣传皋陶、传承皋陶。
对于交通不便的山区,2015年,六安市裕安区人民法院一场特殊的庭审在独山镇拉开帷幕。一台笔记本电脑,两部DV摄像机,随着审判员、原告、被告依次入席走向由条桌搭建成的审判席,通过“便携式科技法庭系统”实现全程音视频录像及网上直播,将庭审开在百姓门前,司法便民服务走到百姓家中,“背包法庭”正式走向全国。
圆桌、花瓶、软沙发,“大家同意、满意后请在上面签字……”2月23日下午,一场劳务纠纷画上句号,这是位于金安区三十铺法庭“皋小法”驿站。
“多亏了你们从早上8点一直调解到下午3点。”李某有点不好意思,一个劲地说耽误了法官的午饭时间。20家公司跟个人与某公司劳务三年没有结清且存在纠纷,只好到法院起诉。
“与法庭判决相比,用调解方式平息矛盾,将矛盾化解在萌芽,问题解决在基层,所产生的社会效果最好,更容易实现‘案结事了’‘双方言和’的目标,庭前皋陶法治文化墙的‘德法并行、明刑弼教、安民无诉’时刻提醒着我们。”三十铺法庭庭长祝万浩坦言。
据了解,金安区法院借力独特地理优势,将三十铺法庭打造成新时代皋陶法庭,法庭充满浓郁的皋陶文化底蕴。重点在社区设立“皋小法”驿站,建立法官工作室,开展纠纷联调、巡回办案、普法宣传以及道德讲堂等,坚持德教于先,就地化解邻里、家庭等矛盾纠纷,积极打造无讼社区。
2022年以来,金安区法院挖掘的“皋小法+”工作,自打造“法安天下德润人心”皋陶法治文化传扬工程以来,已经累计走进皋陶社区近20次,设皋小法道德讲堂、开展皋小法普法、运用皋小法驿站宣讲二十大精神等等,其内容丰富、主题鲜明,已成为金安区法院文化教育、纠纷化解和法律宣传的重要阵地。
六安是一座积淀四千多年法治文明的城市,也是一方浸满革命烈士鲜血的红色热土。皋陶法治文化的浸润,加上红色根脉的滋养,为这座城市的平安和法治蕴染了独特的底色。(记者 王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