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2日上午,寿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孙奇志冒着绵绵细雨,深入该县安丰镇调研农业生产大托管和粮油生产企业安全工作,县政府办、县农业农村局、县市监局、县经信局、县营商办等负责人参加调研。
在该镇桓店村,孙奇志首先观摩了该镇谷贝村农事服务中心,看到现场摆放的优质玉米、红薯、小麦、航空大豆及深加工农产品红薯粉丝等,她特别高兴,要求生产更多更优质的农产品,要进一步拉长产业链条,让农产品加工增值,让农民获得更好的收益。
在该镇的小麦示范片,孙奇志认真听取农业专家的介绍,仔细查看小麦苗情及长势情况,该示范片的提升是“小田变大田”和农业生产大托管。即采取大型机械耕整土地,拆除田埂,按照更加适宜粮食生产的要求进行土地整理,让原来一家一户的零星小田块变成适合大型机械作业的大田。由于该镇是江淮分水岭地区,地块小、地块间落差大,用水困难,农业基础设施薄弱。推进“大托管”过程中,结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镇各村集体投入并整合吸纳社会资本3000多万元,完成“小田并大田”面积超过2万亩,有效改善种植条件。与此同时,积极调整优化种植结构,推行小麦+大豆、小麦+玉米、小麦+高粱等节水种植模式。该片“小田并大田”总面积1.85万亩,涉及谷贝村、桓店村、青峰村共三个村。这片地有两万多田块,零星碎片化严重。现在“小田并大田”,每块田15亩----60亩左右,共四千五百多块。解决了土地碎片化问题,实现了规模化种植、宜机化作业,节约了成本,提高了效率,增加了收益。
为了改变传统种植、粗放经营和耕地季节性撂荒严重问题,从2020年起,该镇积极探索推行村集体农业生产大托管“两委托、两跟进、一托底”即“221”模式:在确保土地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农户把土地经营权委托给村集体,每年每亩获得固定保底收400---650元;村股份经济合作社通过为“大托管”居中协调服务,增加集体经济收益每亩60元左右;承接服务经营主体通过规模化经营、先进种植技术和先进机械装备的运用,粮食亩均增产25公斤以上,降低投入成本,增加粮食收益,亩均获净利350元左右。实现粮食增产、农户增收、集体经济增效、服务经营主体获利的利益衔接、多方合作共赢,助力“两强一增”行动和乡村振兴。
在该镇的寿县康乐农产品有限公司,孙奇志查看企业的安全生产流程图,听取企业严把粮油安全的工作介绍,要求企业严把大米生产加工质量关,确保人民群众吃上“放心粮、安全米”。
在随后召开的粮食生产企业座谈会上,来自该镇的6家大米生产加工企业(均为规上工业企业),畅所欲言,纷纷表示,要严格执行国家关于粮油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坚决扛起企业主体责任,做“好粮”、售“好粮”,把中国好粮油的牌子擦的更亮,把“寿县大米”推向更为广阔的市场。孙奇志鼓励企业,要坚定信心、沉着应对、稳扎稳打,力争上游,把“寿县大米”品牌做大做强,切实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孙志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