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辣椒苗迎来了移栽的好时节。在东至县大渡口镇的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开沟、运苗、覆膜、打孔、覆土、栽种辣椒苗,不一会儿,一排排辣椒苗就整齐排列在薄膜上,成片绿油油的辣椒苗长势喜人。
近年来,大渡口镇因地制宜,打造辣椒种植产业园,推进辣椒订单种植,解决辣椒销路难题,为群众增收和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推动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
引入资本管理,建设辣椒基地。大渡口镇辣椒基地以安全村为核心,辐射带动周边大同村、新丰村、杨墩村同频共振,引进安徽省徽黔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投入300万元,打造大渡口镇第一个600亩辣椒产业基地,引入香辣小皱皮、中华神剑等32个优良品种落户,直接、间接辐射带动多户农户就业,人均收入增加。
“我们不像年轻人能出去打工,只能在家找点活干。基地种植的辣椒从育苗、栽种、管护到采摘上市,每个环节都需要人工。现在只要想干,几乎都有活,一天能拿90元,挺好的。”新丰村牛三组村民唐大爷开心地说道。
新建育秧工厂,提高育苗能力。来到育秧工厂,自动化育苗播种机全速运转,顺着一条8米长的流水线,经过装底土、压实浇水、播种、覆土,一块块长方形的育秧盘成品源源不断从生产线上“诞生”。据了解,为做好种苗供应,大渡口镇新建100亩全程数字化技术育秧基地,年育苗能力达到30000亩以上,年产值约2千万,带动农户100余户,用工量约1万人次。
“传统人工育秧受天气、环境的影响比较大,我们育秧工厂不存在这些问题。一方面我们出苗率高,苗很健壮,有一个优质的苗种,后期的产量就要好很多;另一方面我们采用无土育苗,减少了土残病害的发生,可以说是省时、省工、省水、省种、省钱,科技范儿十足。”安徽省徽黔红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步兵介绍道。
实施“两强一增”,提升亩均效益。全面实行“统一供苗、统一供膜、统一规范化标准栽培技术、统一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四个统一”管理模式,有效解决辣椒产业的种植风险。同时购置大型打地机2台、开沟机5台、覆膜机3台,日耕地、开沟、覆膜均能达到200亩左右,每日可节约劳动力300人,节约劳动成本3万元,有效提高每亩效益。
完善配套功能,拓展产业链条。产业发展需增加配套设施,为配合辣椒种植基地需求和产业链延伸需要,大渡口镇新建2000平方米辣椒烘干车间及仓储库,完善了秧苗培育、仓储加工、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等功能。通过烘干加工,既提升了产品质量,又促进了农民增收,同时壮大村集体经济,可谓一举多得。
发展订单种植,保障群众增收。“辣椒种出来,还要考虑卖出去,卖给谁”的问题。为解决这一问题,大渡口镇党委牵头将种植辣椒的村庄联合起来,与贵州老干妈、贵三红及遵义辣椒产业集团及国内著名大型商超KA系统签订战略合作协议,保障辣椒的兜底回收,给群众吃下“定心丸”,让农户种得安心、卖得放心,解决了农户担忧的“产销问题”。目前日销量达50余吨。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基石。2023年,大渡口镇将继续聚焦辣椒加工、运输、销售,拟招引辣椒集散基地,改造周边道路4km,新建辣椒分拣中心厂房2000平米,购买加工设备及其他配套设施,配套农事服务厂房800平米,做大特色辣椒产业品牌。(高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