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阜阳政法全方位多维度护航优化营商环境
来源:阜政法 记者 聂学剑 阅读量:10000 2023-04-26 17:24:02

4月25日,记者从阜阳市人民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2022年以来,阜阳市政法机关、政法队伍把“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目标和指导思想,落实省、市“一改两为”大会精神,闻令而动,听令而行,坚持把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摆在政法工作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十做到”“十严禁”落到实处,推动政法窗口服务企业的效率高起来,政法单位办理涉企案件的效果优起来,助力全市营商环境口碑更好、群众满意度更高、市场主体好感更强,在该市创建一流营商环境中作出了沉甸甸的“政法贡献”。

在工作中,该市政法机关努力当好争创一流的领航员,主要领导直接过问直接抓。2022年3月,审议通过了《阜阳市政法机关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举措》,创新提出了该市政法机关助力创优营商环境的25条“干货”,并成立了市委政法委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市直政法各单位主要负责同志任副组长的市级领导小组。各县(市、区)委党委政法委、政法各单位均成立领导小组,并结合各自实际出台相关细化举措,全市政法机关创建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工作上下联动、条块结合的格局初步建立。

与此同时,努力当好走访调研的参谋员,主动到企业问需解难题。该市中级法院建立“督导+信访”工作模式,领导班子坚持带头走访企业。检察机关落实民营企业家直接约见检察长制度,开通服务保障民营经济专用热线(96309),搭建“信、访、网、电”四位一体民营经济法律服务绿色通道,民营企业家、检察长全年互动见面34人次。临泉、太和、颍东等地在工业园区设立检察官服务站,为企业寻求法律咨询、权利救济提供便利。公安机关认真开展“新春访万企、助力解难题”活动,组织警企座谈活动300余次,走访联系企业820余次,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220个,有效密切了警企关系、服务了经济发展。司法行政机关持续为民营企业提供“法治体检”活动,实地走访企业1104家,组织培训464场次,开展政策宣讲解读626场次,惠及企业929家;撰写法治体检报告520份,梳理法律风险点1651个,提出法律意见建议1824个,协助企业依法依规申请政策支持51件。在此基础上,努力当好有呼必应的服务员,涉民商案(事)项办理全力提质增效。全市法院一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37.21天、二审民商事案件平均审理天数40.6天、执行案件平均办理时间42.03天,同比分别缩短26.27%、15.28%、33.53%。检察机关积极推动落实涉民营企业社区矫正对象经营性外出请假审批、管理、销假制度,协助做好社区矫正对象请假外出行使经营权390余次,依法为涉企社区矫正对象正常外出从事生产经营活动提供便利。

公安机关发布《致我市广大“走出去”企业的一封信》,宣介“绿名单”制度,靠前为企业做好出入境服务。优化运行公安政务服务“企业合成服务窗口”,持续为企业提供“一站式”和“一件事”联办服务,集中办理涉企服务事项148件。同时,努力当好企业权益的护林员,强化司法保护职能不含糊。真正把企业家当自己人,严格依法保护企业和企业家的合法权益。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严格区分经济纠纷与刑事犯罪的若干意见》,坚决防止利用刑事手段干预经济活动。全市法院积极服务创新驱动,强化对知识产权保护,实行知识产权民事、刑事、行政案件“三审合一”模式和集中管辖机制,审结知识产权案件3328件。检察机关加大涉民企案件羁押必要性审查力度,对在押的民营企业家及其管理者、业务骨干实行“每案必审”。开展涉民企刑事诉讼“挂案”清理专项活动,清理案件64件,撤销案件44件。与公安、法院、司法联合印发《关于防范和查处虚假诉讼的若干意见》,建立健全虚假诉讼协调配合综合治理机制,办理涉民企案件29件,提出抗诉6件。司法行政机关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全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1144案次,出庭应诉率为100%,其中主要负责人出庭133案次,占比11.6%。积极推动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保障企业平等享受市场待遇。

全市政法机关还努力当好利企发展的警卫员,依法打击涉企犯罪不手软。依法严惩欺行霸市、扰乱投资秩序、妨碍项目推进的各类犯罪,严厉打击寻衅滋事、敲诈勒索等侵犯企业家和从业者人身安全的各类犯罪,依法审结涉黑涉恶案件8件20人,追缴、罚没、退赔财产5.91亿元,市中级法院扫黑除恶工作在全省法院年度重点工作评估中位列第一。公安机关以推进“守护平安”系列行动为抓手,严厉打击各类涉企违法犯罪,制定《阜阳市公安机关“昆仑2022”专项行动工作方案》,部署打击制售假药劣药犯罪重点攻坚专项行动,严厉打击串通投标、虚开骗税、非法经营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有效维护民营企业公平竞争环境。精准打击合同诈骗、职务侵占、“商业贿赂”等侵害企业财产权益和社会声誉的犯罪行为,全力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及企业家人身、财产安全,依法保护企业健康发展。遇到困难和问题时,政法机关还努力当好破解难题的指导员,落实挽救帮扶措施不畏难。注重培育市场造血能力,全市法院系统灵活采取查扣冻措施,为符合条件的企业释放资金18亿元,助力29家企业克服困难、恢复正常经营。市中级法院出台《关于建立失信被执行人信用承诺和信用修复机制的实施办法(试行)》,完善失信被执行人信用修复机制,将符合条件的8969人及时移出失信名单。2022年,全市法院共审结破产案件57件,其中旧存破产案件21件,为历年来最多。52家“僵尸企业”依法退出市场,案涉总标的额22.56亿元、土地685亩,释放企业闲置资金3.32亿元、房产价值2.94亿元,腾退出大量土地、房产等市场要素资源,法院牵头办理破产重点指标第四季度跃居全省第二位。市司法局、市中级法院指导成立破产管理人协会,积极培育本地破产管理人,参与办理破产案件22件,推动全市企业破产管理工作良性发展。该市检察院联合市工商联、司法局等十一部门制定《阜阳市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管理委员会工作制度》,召开涉案企业合规第三方机制专业人员选任联席办公会,扎实推动涉案企业合规制度的落实。(阜政法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