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记者从阜阳市人民政府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阜阳市2022年授权发明专利1074件,实用新型专利4907件,外观设计专利1108件;提交PCT国际专利申请17件。 截至2022年底,该市发明专利有效量为6581件,每万人口发明专利拥有量8.1件,同比增长14.3%;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249件,同比增长34.9%。
2022年全市申请商标15190件,注册商标12245件,有效注册商标98723件。 截至2022年底,全市累计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件,被65家企业使用;地理标志商标17个,每年带来超19亿元的经济效益。
在工作中,阜阳市印发《阜阳市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办法》等文件,联合颍东区人民法院发布知识产权领域严重违法失信名单,推进知识产权领域以信用为基础的分级分类监管。积极构建知识产权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及时化解知识产权纠纷,截至目前人民法院平台共入驻调解员48名,办理诉前调解案件227件。加强电商领域知识产权保护,确定“界之首品”消费帮扶商城为《电子商务平台知识产权保护管理》贯标试点单位,加强重点市场知识产权保护,颍上县一家商品博览城和阜南县一家建材城获批省第二批重点关注市场。加强知识产权涉外风险防控体系建设,开展海外知识产权风险预警项目,安徽戴家工艺有限公司和安徽福斯特渔具有限公司被列入阜阳市2022年度海外知识产权纠纷风险预警项目。
同时,将知识产权高效益运用取得新成效。印发《阜阳市高价值发明专利培育工程实施方案》,积极培育高价值专利。制定《阜阳市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行动计划(2022-2023年)》,召开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银企对接会、推进会、宣介会近40余场,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 13.86亿元、知识产权保险70件。印发专项整治实施方案,推进专利、商标代理“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工作,加大监管力度,建立知识产权代理规范化运作长效机制。积极推进知识产权示范区和示范企业建设,界首市获批国家知识产权强国建设试点县(市),阜南县黄岗柳编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示范区被国家知识产权局列入筹建名单,颍上经开区和颍东经开区获得第六批省知识产权示范培育园区。新增国家知识产权示范(优势)企业7家,开展市级第四批、第五批126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作。印发《推动阜阳市知识产权高质量发展年度工作指引(2022)》,实施高价值专利培育及专利导航项目。2022年,阜阳师范大学获批国家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安徽中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获批2022年度安徽省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认定名单。设立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局合肥代办处阜阳咨询服务站,强化知识产权服务窗口建设,延伸知识产权服务触点,为阜阳以及周边市场主体提供专利优先审查、专利权质押登记、专利使用权许可合同备案等服务。率先在全省设立了国家知识产权局商标业务阜阳受理窗口颍州等8个县市区服务点,商标注册业务实现全市各县市区全覆盖,进一步完善市场准入服务的完整链条。认定阜阳新太科生产力促进有限公司等9家机构为2023年度阜阳市知识产权信息公共服务网点,实现各县市区市级公共服务网点全覆盖。(方标 记者 聂学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