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淮南市公安局八公山分局以落实服务企业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30条措施为抓手,坚持“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工作理念,以服务企业为重点,以营造良好营商利企软环境建设为方向,结合辖区实际,深入推进警企共建,全方位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
警企共建,搭建互动交流“新桥梁”
完善包保制度。向辖区企业项目发送了“致企业家朋友的一封信”:一是表明了该分局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的态度;二是告知因企业经营事务繁忙,不便上门打扰,如有涉及公安工作的需求、意见、建议,可以随时联系,一定及时办理并反馈。按照“一企一警”原则,目前该分局7名局领导持续深入全区7家企业开展包保走访,加强警企沟通联系,及时解决企业问题,形成“领导带头、全警合力、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建立服务清单。向辖区企业公布公安服务事项,依托“皖事通”平台,让企业线上“点单”,系统精准匹配办事部门,民警线下组团上门服务,对每个办理件进度进行实时跟踪,对急件、要件进行督办,真正做到零距离听取企业声音,零打烊热忱服务企业,零懈怠提供发展保障。
搭建联动平台。建立7个警企微信群,将企业内保组织负责人、保安人员等纳入警企微信工作群,责任民警在群里广泛宣传公安工作,定期推送治安防范宣传小常识、展示执法办案新成果和服务经济环境新举措,主动向群众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帮助群众有重点地落实防范措施,积极回应群众的新期待、新要求,努力营造安宁、和谐的社会环境。
打防并举,实现涉企案件“全闭环”
加大巡逻防控。坚持“打、防、管、控”多措并举的工作思路,坚持“专业化处警、常态化巡防”。在辖区工业园区整合巡逻力量,联合企业保安、江淮义警志愿者和其他治安积极分子,做到动中备勤、动中出警,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处置各类隐患、案件。
快处涉企警情。八公山公安分局领导包保涉企警情处置工作,对侵犯企业合法权益的案件组成工作专班,确保高效处置;对于涉企的各类矛盾纠纷,充分发挥“老警警务”“老娘舅”等多元矛盾纠纷调处机制,第一时间予以及时化解,达成了涉企警情100%的评价满意度。
打造旅游“平安打卡地”。深入辖区企业开展助企矛盾纠纷大排查工作,及时了解辖区企业存在的矛盾纠纷问题,确保企业在稳定状态下实现发展。对辖区一家4A级旅游景区在原有游客服务中心的基础上,开辟空间建设警务室;对八公山风景区沿线急弯陡坡情况进行现场勘查,对景区内外民宿开展安全检查,排除各类安全隐患;组建旅游警务骑行队,第一时间调处景区及周边矛盾纠纷,努力打造平安畅玩“打卡地”。
管理升级,做好护企为企“优服务”
创新服务手段。按照“办事方便”的服务原则,推出上门、预约服务,缩短办事效率等方式方便企业和群众。建立服务“走出去”、企业“绿名单”制度,推行“不打烊”服务,在业务大厅综合受理窗口开通人才卡“绿色窗口”,为企业引智人才提供优先办服务。
提升防范水平。实行“重点单位每月查、一般单位季度查、重要节点重点查”的要求,定期深入企业开展安全督导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安全隐患,督促整改落实,防止重特大案事件的发生;督促企业配齐配强专职治安安保管理人员,帮助建立健全内部治安安保制度,不断提升企业内部治安防范水平;主动深入企业车间,利用班前会等平台开展法治宣传,以案说法讲解各类诈骗手段与形式,增强企业员工防范意识和水平。
营造共建氛围。积极建立警企议事厅微信群,将企业内保组织负责人、保安人员、企业员工等纳入“警企议事厅”微信工作群。包企民警在群里定期推送治安防范宣传小常识、主动向企业、群众发布预警提示信息,帮助企业、群众有重点地落实防范措施,积极回应企业、群众的诉求。同时利用横幅、海报、户外大屏、宣传单页等传统方式,以及双微平台宣传分局落实为企三十条措施工作情况;针对辖区“三条水系”改造等民生类项目,召集公安、村民和施工单位三方参与的普法宣传,营造平安、和谐的社会环境。(记者 徐洪勇 通讯员 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