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诉调对接建设再发力 切实提升群众司法满意度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5-19 14:43:05

2022年,肥东县人民法院发挥“法官助理+特邀调解员”合力作用,调解员诉前调解案件11569件,调解成功率50.82%,诉中案件调解1233件,大量纠纷化解在诉前。全年新收民商事案件14243件,同比下降12.46%,首次实现民商事案件负增长,诉源治理改革成效显现。

特色调解室聚焦群众需求精准发力

近日,在肥东县法院法官和调解员的调解下,16名农民工的劳资纠纷案件得以圆满解决。

2021年2月,韦某等16名农民工来到位于肥东县城的某服装公司工作。但自2021年7月开始,公司因经营不善,资金周转困难,导致韦某等人的工资未能发放。韦某等人先后向肥东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投诉和肥东县劳动人事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均未果。无奈之下,韦某等人诉至肥东法院。

在接到该案件立案申请后,肥东法院便将该系列案件委派给劳资纠纷调解室的于静、许先翠调解员。拿到案件后,调解员多次和服装公司的负责人进行沟通、协调,并提前对该16名原告的劳动报酬进行核算、统计,很快确定了初步的调解方案。经调解员耐心、细致的调解,该16名当事人均与该服装公司达成调解协议,确定由被告一次性将劳动报酬支付完毕。

当前,肥东法院已经设立家事、劳资、金融、商事等各具特色的专业调解室,以群众满意度为衡量标准,努力做到关口前移,把矛盾纠纷消灭在萌芽状态。在调解员队伍建设上,肥东法院与行政机关、调解组织、仲裁机构建立联动工作体系,与妇联、商会以及全县各乡镇、开发园区的22家人民调解组织实现对接,先后聘任153名来自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律师、记者、教师、个体工商户等各行各业的特邀调解员参与调解。

专业道交团队打造便民“快车道”

日前,肥东县人民法院通过视频在线调解的方式,快速化解一起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纠纷案件,各方当事人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圆满解决了纠纷。

被告李某在驾驶途中,因未保持安全距离尾随碰撞到第三人(王某)驾驶的车辆后,又窜到对向车道碰撞到朱某驾驶的小型车辆,造成朱某受伤、车辆损坏。经交警认定,李某负事故全部责任,朱某无责任。朱某伤情经鉴定构成十级伤残,为维护自身权益,朱某诉请至法院。

由于被告李某和其驾驶车辆的保险承保公司均在山东省,为减少当事人的诉讼成本,调解员孙文胜与各方当事人协商采用视频线上调解,并获得当事人一致同意。最终,各方当事人很快就达成调解协议,由保险公司一次性支付朱某19万余元,案件得到圆满解决。

谈及此次调解过程,当事人李某表示:“本来出了事很糟心,但是肥东法院开展的此次调解让我很舒心,是从我们当事人的切身利益着想。”

肥东法院是省内率先试点“全国法院道路交通事故纠纷诉前调解平台”网上调解工作的法院。道路交通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在交警部门出具交通事故认定书后,可以前往道交一体化处理中心线下调解或者通过调解平台线上调解。使用该平台进行线上调解,无论当事人身在何处,只要拥有一部智能手机、移动网络,都可以进入该平台的网上调解室,与调解员及保险公司在网络房间中面对面交流,达成一致意见后可进行远程签字,亦可通过平台在线申请司法确认,驻快处中心的法官能实时在线受理确认申请,进行司法确认,确保当事人在最快的时间收到保险公司的赔偿款。

带案下沉社区服务群众零距离

4月8日上午,肥东法院撮镇法庭工作人员深入撮镇镇大费社区,结合该社区一起案例提供调解建议和方案。

去年疫情期间,小学生小浩用其母亲手机在家上网课,由于手机绑定了银行卡,小浩上网课期间在网络游戏中消费两万多元。小浩母亲发现后立即向社区求助,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联系游戏公司追回部分钱款,剩余钱款网络游戏公司拒不同意返还。收到社区求助后,撮镇法庭立即派人员前往社区,共商解决办法。就该起案例的解决,法庭干警建议还是继续与网络公司联系,看看有无返还的可能。若只能通过诉讼途径,法庭干警也帮助分析了可能存在的风险,如举证问题,并表示经汇报,可以申请法律援助。

带案下沉社区进行调解,是肥东法院切实服务群众的一个缩影。为更好推进诉源治理工作发展,肥东法院以三个派出法庭巡回审判为重点,以将法官分片包干联系全县249个村居社区为抓手,建立全方位、多层次的纠纷化解网络体系。(记者 刘超 通讯员 王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