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萧县:建平台 强机制 聚民意 惠民生 做好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
来源:李德亮 沈若愚 记者 江新年 阅读量:10000 2023-06-05 17:45:36

近年来,萧县人大常委会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发挥代表主体作用,全链条推动‘人民选我当代表,我为人民办实事’”的工作思路,建强人大代表工作站、室、岗、点等代表履职平台,建立直达县委、县政府的民意“直通车”,发展好“群众家门口的民主政治”。

打通“最后一米”,全覆盖设立代表履职平台。2022年初,按照“空间布局全覆盖、基本配置标准化”的原则在全县23个乡镇设立代表工作站,在275个村(社区)设立代表工作室,要求室外有功能室标牌,室内有办公桌椅、活动计划、工作制度,镇村内的四级人大代表定期集中活动、依法履职。针对不方便群众反映需求和提出意见建议等问题,通过到外地学习及在县内调研,2022年4月,县人大常委会决定进一步在298个镇村为民服务中心设立代表接待岗、在1643个村网格点设立代表联系点,各接待岗和联系点均有标牌、有代表信息及二维码、有四级代表接待值班表、有接待登记簿等,全县形成了“镇人大代表工作站+村人大代表工作室+镇村人大代表接待岗+网格人大代表联系点”的全覆盖平台布局,打通了代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米”,保证群众随时随地都能找到人大代表、代表收集群众意见建议“无死角、全天候”。

注重“机制保障”,闭环式推动履职平台运行。县人大常委会认真落实县域内省、市、县、镇四级人大代表全员进站室、入岗点工作机制,做到了“代表进站全员化、开展工作多样化、工作流程闭环化”。首先,把县域内的四级人大代表按所在乡镇和村(社区)编入代表工作站室、排出接待岗值班表,按网格固定代表联系点,使全县2300余名四级人大代表全员化走进工作站、室、岗、点,确保每一名人大代表都要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其次,人大代表每周二在镇接待岗、每周三在村(社区)接待岗佩戴“人大代表接待证”轮流接待群众,填写《人大代表接待群众登记簿》;非接待岗接待时间,群众可随时填写放置在接待岗上的《群众意见建议收集簿》;联系点上的代表则灵活机动的随时接待群众,群众有急事也可以直接打电话和扫二维码提需求、提建议。县人大常委会平时也非常注重代表联系选区、选民制度的落实,多形式收集社情民意。第三,对接待岗、联系点和走访选区选民收集到的意见建议由镇村代表站室汇总、分类,由镇人大主席团统一研判站室处理意见、向镇村分办本级有权处理事项并及时督办,向县人大常委会上报需要县及以上人大有权处理事项;县人大常委会结合“聚民意、惠民生”每名代表“每月一主题”至少提出一条意见建议,形成《社情民意专报》报县委送政府,并对《专报》办理情况及时督查通报,确保问题闭环式限时解决。第四,对代表工作站室岗点运行情况,县人大常委会要求每周二、周三分乡镇传送代表接待群众的照片及文字说明,同期,由各位主任带队“四不两直”分头到镇村抽查督查,落实好的,召开现场会、介绍经验、评先评优、颁牌表扬。落实差的,拿出措施、限期整改。

高效“协调联动”,机制化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县人大常委会把代表工作站室岗点的设立运行作为“聚民意,惠民生”的工作起点,作为实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有效载体,积极探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第一,围绕县委重大决策部署、政府推动的重点工作、全县人民牵肠挂肚的民生大事和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代表们利用站室岗点“一月一主题”征求群众意见建议,利用“聚民意、惠民生”行动每人每月至少提出一条意见建议。      

自2022年4月以来,县人大常委会围绕“秸秆禁烧、物业管理、防汛抗旱、文明县城创建和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暖民心行动、统筹处理常态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长效做好信访稳定”等8个主题在代表工作站室岗点广泛征求群众意见建议,针对问题提出对策,集中群众智慧,帮助政府出谋划策,解决难题。共提出建议27020件,已办结21755件,“一府一委两院”对这些意见建议及时有效的办理,有力实践了闭会期间的人民民主。第二,《社情民意专报》建立起了直达县委、县政府的“民意直通车”。对代表提出的需要县级层面解决的意见建议,县人大常委会每月形成一期《社情民意专报》报县委送政府,县委、县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每期的《社情民意专报》都批示交办,并安排县委督查室与县人大一起督办,充分体现了党的领导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有机统一。目前,县人大常委会共编印《社情民意专报》13期,共形成综合建议556条,全部转办。第三,建立起“闭会期间和会议期间人民当家作主有机结合”的工作机制。2022年11月,县委常委会提出“要把代表意见建议作为县委政府2023年重点工作参考”的意见,于是,县人大常委会把2022年度全县人民最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归纳梳理为征迁安置、优化营商环境、增进民生福祉等20个方面,形成《社情民意专报》增刊报送县委县政府,经过论证,县委决定将其中的13项列为2023年的政府重点工作,并写入县十八届二次人民代表大会的县政府工作报告中。

萧县各级人大代表坚持人民至上,践行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回应群众呼声,群众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得到提升。目前,“聚民意,惠民生”行动在全县上下已形成了“党委重视、人大统筹、政府办理、人民监督”的良性互动格局,有力推动了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基层实践。(李德亮 沈若愚 记者 江新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