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贤文化源远流长,它起源于汉,是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有知识有名望的乡贤充当着平民百姓与政府沟通的桥梁;另一方面,在乡村社会建设、风习教化、乡里公共事务中乡贤同样承担着指引者、调节者的角色。近代,随着西方思想文化的涌入,乡贤文化曾一度沉寂,但在泾县云岭镇这片红色土地上,乡贤文化这一特殊的精神文化标记再度闪耀。
2月22日,建设村村民肖如何起了个大早,如约来到同村肖光樵家。肖光樵的老父亲肖加水早已等在门口,见到肖如何的到来,老人激动的握着肖如何的手连声感谢。肖光樵现年44岁,本应是家里的顶梁柱,却因外伤致颅脑损伤,被评定为精神残疾二级,需要长期服药。从2021年下半年起更是因并发症长期卧床,丧失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今年2月初因病情加重,突发呼吸困难被紧急送往县医院抢救,脱险后被送入重症监护室特护一周左右。
接二连三的不幸,为这个本就拮据的家庭蒙上了一层厚厚的阴影。儿子卧病在床,自己与老伴年老体弱,就在肖加水老人觉得山穷水尽之时,建设村新乡贤互助社得知了他家的情况。在经过一番紧急商议后,互助社决定先解燃眉之急,委派新乡贤肖如何协助肖加水老人携肖光樵至县医院急救中心就诊,帮助其办理入院治疗等相关手续。随即互助会就肖光樵问题召开会议,成员一致同意从互助会所筹爱心捐款中调拨2000元,用于缓解肖家面临的困难。
3月24日,建设村新乡贤互助社理事长汪道固率互助社成员一行,到县医院探望低保户肖光樵,并送去慰问金2000元,这也是建设村新乡贤互助社第一笔济困、助医、助残支出。
“以乡贤会为媒介,带动人才回归、项目回投、资金回流、信息回传,发挥乡贤在促进产业振兴、社会救助、乡风文明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将不负乡贤之誉,不负故土之情,凝聚乡贤力量,弘扬乡贤文化,发挥好新乡贤的高参助手作用,更精准的把握新机遇、更好的践行新使命,为推动建设村乡村振兴贡献力量。”这是理事长汪道固在互助社成立大会上的发言。现在,建设村新乡贤互助社通过爱心募捐共筹集爱心捐款4.05万元,用于建设村因病困难或重大突发事故家庭救助慰问等支出。并组建村互助社微信群,用于互助社平时工作开展情况通报,以及接受新乡贤建议和监督。
做乡风文明的引领者、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家乡经济发展的推动者,传统乡贤文化在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再度开出新鲜的花。(刘贤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