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省司法厅、省法宣办在我省部分地区开展全省公民法治素养提升行动试点工作,作为全省入选的试点单位,马鞍山市雨山区安民街道倾力打造“尚法·民安”、“一社区一特色”、“百姓评理说事点”、“法治民意直通车”、“红色物业联盟”等“五个一”工程,全力提升居民法治素养。
该街道通过培优“法律大管家”队伍,用好用足“来自群众”“回应群众”的优质力量。编纂一本法律“有问有答”手册,运用简洁、直观、易懂的方式将法律法规和居民日常生活融合。开展“点单式”普法活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依法支持和配合基层治理。打造“微普法”栏目,提升法治文化吸引力、感染力和渗透力,全力打造“尚法·民安”这一普法品牌。
为实施“一社区一特色”普法项目,该街道结合所属8个社区自身资源、基础条件,针对性开展“一社区一特色”创建活动。同时丰富社区广场、公园法治元素,以宣传栏、宣传停、走廊、文化墙、地插标牌等形式升级法治宣传阵地,将法治文化与社区传统文化和特色工作有机结合,拓展阵地领域。
依托百姓评理说事点,该街道以社区人民调解室为主阵地,聘请“五老人员”作为说事评理信息员,组建专业司法团队,为“社区说事评理点”提供支撑。通过“点”和信息员,实现“信访+评理+调解”三者融合,在群众“唠家常”过程中,收集诉求和意愿,把党的惠民政策讲清楚,把邻里之间隐形信访矛盾化解在萌芽。
为畅通居民反映问题、提出建议的渠道,形成自下而上的民意报送网络;该街道通过设立法治民意直通车,建立法治民意报送机制,建立法治需求反馈机制,选取居民关注度较高的热点话题,定期开展专题解读,提高自上而下的民意反馈实效;建立典型案例分析机制,选取与居民法律生活息息相关的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广泛宣教,形成“举一反三”的启迪效果。
同时,该街道通过深化“皖美红色物业”建设,推行“党建引领+专业企业+智能管理+社会治理”的城市管理模式,以部分社区组织用房提档升级为契机,引进、孵化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服务。完善居民公约、住户守则等社区治理规则,从遵守交通规则、制止餐饮浪费等日常生活行为抓起,探索形成一批自律性社区规范示范文本。(丁贤梅 记者 李小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