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徽之源,自在绩溪美。绩溪历史悠久,人文璀璨,文化底蕴厚重,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和联合国绿色产业示范区。近年来,绩溪县人民法院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着力构建诉源治理新模式,通过对接多元解纷力量,健全纠纷预防处置机制,深耕文明乡风沃土,有效化解各类矛盾纠纷,新收民商事和行政案件总数连续两年呈下降趋势,分别下降14.1%和3.9%。
建章立制 凝聚多元解纷合力
“家里钱都给我爸看病了,实在拿不出更多的钱,这些是我才借来的。”
今年2月,鲍某在保险公司赔偿限额外,一次性补偿了胡某家属81000元。
鲍某驾驶普通客车在上庄镇将骑电瓶车的胡某撞伤,胡某因伤势过重不幸去世。胡某家属要求鲍某赔偿各类损失共计90万元。可鲍某表示,家里已经债台高筑,无力赔偿,只能由保险公司在限额内赔,双方争执不下,来到绩溪县道路交通事故人民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
调解员承磊接到案件后,倾听了各方的诉求,并与他们进行深入交流。经过多日的沟通,某保险公司表示愿意在限额内赔付75万余元,鲍某想方设法筹集了8.1万元,一次性补偿给胡某的家属。经过调解员的不懈努力,成功将一起道路交通事故纠纷化解在诉前。
“以前, 绩溪法院要专门派员驻交警大队负责调解道交纠纷,现在行业调解组织就能承担起诉前调解的职责。”承磊说,“我们每年在诉前化解道交纠纷200余件,大大节约了司法资源,减少了当事人奔波。”
近年来,随着各类纠纷的增多,绩溪法院坚持在县委领导下,有效发挥党委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优势,主动融入社会治理大格局,积极推动万人成讼率等指标纳入平安建设综治工作考核项目。聚焦交通事故、征地拆迁、物业管理、劳动争议等重点领域,建立“1+X”工作机制,对接道交、家事、金融、旅游等8个行业调解组织与11个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凝聚不同领域调解合力,推动各类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向纵深发展。
绩溪法院先后与县文旅局、县妇联、县公安局等分别就各单位的行业调解建立了诉调对接机制,出台《关于开展旅游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关于推进婚姻家庭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的意见》《关于建立矛盾纠纷预警互通机制的意见》等文件,对矛盾纠纷多元化解的运行机制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了诉源治理工作格局。
绩溪法院还将多元解纷机制嵌入基层治理解纷网格,以“无讼”乡村创建为抓手,选派18名党员干警担任乡村社区法治副书记。在乡村、景区等处设立 11 个法官工作室,推进非诉纠纷解决机制向基层延伸。
“切实发挥法院在诉源治理中的参与、服务和保障作用,推动更多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解决在基层。”绩溪法院院长王俊说。
2022年以来,通过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基层调解组织和其他行业调解组织,诉前调解各类纠纷1990件,调解成功1711件,调解成功率85%。
乡贤参与 传统文化助力解纷
“他明知道我身体不好,还天天在家抽烟,老吵架也没意思,我想跟他分开。”
今年2月,在绩溪县徽娘促和谐工作室,程女士向调解员邵榕诉说着自己的遭遇。邵榕见程女士与自己年龄相仿,没有直接针对案件进行说教,而是像邻家大姐姐般认真倾听。经了解,程女士与丈夫王先生结婚近30年,几年前儿子因病去世,之后孙子一直由他们夫妇抚养。最近,程女士检查出恶性肺肿瘤,在家保守治疗,闻到烟味就难受,可王先生有20年的吸烟史,一时半会戒不掉,二人矛盾便越积越多。
邵蓉第一时间与值班法官沟通,在得到法官专业指导后,便到程女士家中走访。“你妻子现在身体不好,还要照顾孙子,你就不能多关心关心她,换个地方抽烟就那么难吗?”王先生听完很愧疚,表示以后会多关心妻子的身体,不在她面前抽烟,并努力戒烟。而另一边,邵榕则真诚地对程女士说道,“夫与妻,要和好,一家过,莫要吵”“安家二字,曰忍与让……”这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安家处世哲学,你们两个人能够相遇相识相知相守到现在,你就真的忍心拆散这个家?你现在身体也不好,他也同意慢慢戒烟,共同努力不比单打独斗更好吗?夫妻之间互谅互让,才能家和万事兴。情真意切的一席话,打开了程女士的“心结”,最终夫妻二人冰释前嫌。
针对农村中时常发生的婚姻家庭、老人赡养、子女抚养、土地承包等纠纷,绩溪法院聘请威望高、情况熟、有群众基础的乡贤担任调解员,利用“章氏家训”、徽州家风家训等地方传统文化,将徽文化“以和为贵”等理念注入诉源治理工作中,在处理案件时找到切入点,为当事人双方树立共同的价值导向,让身处其中的当事人感受绩溪古人先贤为人处世的道理,用法律赋能精神文明建设。
自乡贤调解工作开展以来,绩溪法院先后与县妇联、华阳镇联合设立“徽娘促和谐工作室”“汪佑平工作室”两个乡贤调解工作站,聘请群众经验丰富的邵榕、汪佑平担任特邀调解员,驻点办公,协助处理婚姻家庭、提供劳务者受害责任、相邻权、医疗等纠纷,成功调解案件414件。
科技赋能 发挥诉前调解优势
“没想到不去现场就能解决问题,还不用交诉讼费,真是太方便了!”冯某在线签署调解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后,开心地说道。
今年2月,方某因资金周转向冯某借款18500元,陆续归还了3500元后,余款不愿意再支付,冯某多次催要无果,遂将方某诉至绩溪法院。诉讼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了解案情后,向冯某释明诉前调解速度快、成本低的优势,经当事人双方同意,将案件委派至诉调对接人民调解委员会进行调解。
因冯某常年在合肥务工,人民调解员遂组织双方通过微信“多元调解”小程序进入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的音视频调解室进行线上调解,经过一番协商,被申请人方某最终同意归还欠款,双方通过线上调解签订协议并申请司法确认,该起民间借贷纠纷圆满化解。
绩溪地处皖南山区,许多村庄交通不便。由于山多地少,务农收入微薄,外出务工人员也越来越多。为满足信息化时代群众多层次的司法服务需求,绩溪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体系建设,通过移动微法院、人民法院调解平台等受理案件,实现诉前调解、司法确认等业务在互联网与法院专网之间流转,在线音视频调解室,减少了当事人的奔波,在家即可通过视频调解在线化解矛盾,真正实现“让群众少跑腿,信息多跑路”。
“对于诉前无法调解的案件,及时转立案,按照案件性质和前期收集信息进行分类,实现简案快审、繁案精审。”立案庭庭长程红云说道。
2022年以来,绩溪法院依托智慧法院建设成果,网上立案348件,跨域立案13件,通过在线调解平台成功化解纠纷1471件。
广场上、村巷里、古树下……随着诉源治理工作广泛推进,昔日群众共话家长里短的休憩点,如今变成了法官化解矛盾纠纷的工作阵地。绩溪法院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让法治雨露润泽登源大地,法治春风吹拂徽州之源。(通讯员 何德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