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梅雨季节以来,黄山地区“梅性”大发,暴雨连连。黄山市交通执法支队四大队闻汛而动,沉着应对,全力投身防汛,在风雨中践行初心使命、彰显交通执法人本色。
提前“备战”筑牢“安全墙”。直属四大队早在“入梅”之前,即将防梅汛作为月度交通执法重要工作进行部署,分别对水路和公路执法提出“准备足”、“反应快”、“处置准”具体要求。增加了公路巡查和水上巡航的频度与“深度”,做到公路和水上汛期易发险性“心中有数”。梅汛开始后,大队全面进入防汛备战状态,实行24小时值班值守,并且按照与地方相关部门联勤联动机制协议要求,保持与相关部门之间信息沟通渠道通畅,应急预案可以随时启动。
全面“体检”水陆“两通畅”。第一时间组织执法人员分赴“水陆”两线,进行拉网式隐患排查。水路以乡镇渡口、港区码头、船舶集中停靠点和在建涉水工程为重点,对太平湖水位、港区设施、船舶系固设施以及汛期值班进行仔细排查,严防水位陡升发生安全事故。公路则以辖区国省干线山区临水临崖路段为重点,对桥梁、隧道、涵洞、高边坡、高挡墙和高路堤等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逐一巡查,相关信息及时与公路应急部门及时沟通,保证沟通、处置及时。“入梅”以来,共开展水上联合巡航3次、水运企业、港口企业隐患排查4次,渡口、渡船检查4次,现场监督检查船舶5艘,排查整改隐患3处。
实时服务为民“显担当”。执法人员自觉把本职工作放到防汛减灾救灾工作中去推进,通过交通执法人的“执着”,最大限度减少和降低交通运输安全隐患。端午节三天“小长假”,四大队执法人员放弃休息,全员上岗。一是利用执法检查间隙宣传汛期信息,加强防汛避险知识普及;二是联合太平湖管委会、海事、文旅等部门开展安全隐患排查,确保各项安全应急措施有效落实;三是“随汛而动”,落实常态化和非常态化巡查,实时掌握和处置风险隐患。端午节以来,共安排巡查出勤32人次,公路巡查445公里,清理路面障碍物6处、纠正涉路警示设施5处,协助公路部门处置倒伏树木、塌方泥石6处、清理涵洞淤塞2处。(曹晖 周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