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知识产权,公证、仲裁大有可为。切实提高公证员、仲裁员服务知识产权保护的能力水平,成为当务之急。7月18日,记者获悉,本月13日至14日全省知识产权公证仲裁业务培训班在合肥举办。本次培训班由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司法厅主办,省公证协会、省仲裁协会承办。
据悉,这是省市场监督管理局、省司法厅首次开展跨部门、跨领域、跨专业的业务培训。培训班紧紧围绕落实《知识产权强国建设纲要(2021—2035年)》和《关于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意见》要求,邀请公证、仲裁理论专家以及实务工作者,结合公证、仲裁业务发展实际,分别就公证服务知识产权政策文件解读、知识产权公证实务探讨、知识产权仲裁研究与思考、知识产权仲裁若干实务等进行专题授课。
培育高素质专业人才队伍,是近年来省司法厅高度重视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的重要一环。所谓全链条保护,就是发挥公证、仲裁在知识产权创造中的作用,加强公证、仲裁服务知识产权运用和转让许可、加强纠纷预防和调解服务等,实现事前、事中、事后全程参与。
为全面融入知识产权强省建设,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省司法厅加强政策对接,会同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先后出台《关于发挥公证职能作用加强公证服务知识产权全链条保护工作的意见》《关于加强知识产权仲裁工作的意见》,要求公证机构对权利人的创新创造进行及时全面的前置性保护,不断完善公证在知识产权的交易流转、财产继承和分割事务中的公证程序和方法,支持和引导公证机构在知识产权的转让、许可和竞价拍卖等活动中主动作用,积极办理知识产权合作、知识产权入股等知识产权交易合同公证,协助当事人各方审查合同条款的合法性;要求仲裁机构拓展知识产权仲裁业务领域,争取到2023年底,全省所有仲裁机构实现知识产权业务全覆盖,推进知识产权仲裁专家智库建设。
聚焦市场主体需要,我省推动成立公证知识产权保护中心、知识产权仲裁院、知识产权仲裁中心等工作机构,支持合肥、蚌埠、芜湖仲裁委成立自贸区知识产权仲裁调解中心,不断规范服务流程,放大服务效能。积极吸纳知识产权专利代理人、知识产权专业技术人才、知识产权技术调查官等力量,参与仲裁工作,打造知识产权公证、仲裁服务品牌,上半年全省共办理涉知识产权公证业务4186件、仲裁案件123件。(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胡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