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五年,歙县法学会团结引领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聚焦全县工作大局,从加强思想政治引领、繁荣法学研究、加强法治宣传、服务中心大局等方面开拓进取、凝心聚力,为深入推进平安歙县、法治歙县作出了积极贡献。
坚持守正创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五年来,歙县法学会立足“繁荣法学研究、推进依法治县”宗旨,切实发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专业优势,推动形成一批丰硕研究成果。组织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主动参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县工作实践,组织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专项调研,积极参加各级法学会学术研究,形成多篇有质量的调研报告,为各项重点工作的开展提供了理论支撑。县法学会会员共撰写理论文章近百篇,其中,获得省级三等奖6篇、优秀奖5篇,市级三等奖2篇、优秀奖12篇。县政府聘请6名律师和法学专家学者组成政府法律顾问团,县级28个单位聘请了律师担任法律顾问,28个乡镇均聘请了法律顾问,192个村(社区)实现了法律顾问全覆盖。2022年成功入选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坚持普法为民,提升法治宣传质效。五年来,县法学会不断加大普法宣传力度,提升全民法治意识和法治素养,努力营造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举办“平安建设向人民汇报”大型“双提升”活动。政法各单纷纷出“摊”,群众就自身需求进行法律咨询“点单”,让群众享受到一次自选服务的法律“大餐”,全面反映了平安歙县近年来的工作,同时,获得市委领导肯定和群众的认可。充分发挥新媒体带动作用,歙县人民法院官方抖音号全市率先开展抖音直播,逾600万人次网友体验沉浸式抓“老赖”。首创微信朋友圈置顶、推出执行悬赏等曝光举措,让拒不履行义务的被执行人无处遁形。参与“开学第一课”普法宣传,提升宣传工作质效。在政法队伍中选派法学会会员,担任全县中小学校兼职法制副校长,开展“徽青护航”青少年维权服务,“圆桌审判”敲响第一槌及送法进校园活动,呵护未成年人成长。会同有关部门举办领导干部法治辅导班、法治政府建设专题讲座、行政诉讼案件庭审旁听活动,进一步延伸法治宣传触角。
坚持协同高效,全力服务中心大局。五年来,歙县法学会强化服务职能,聚焦县委县政府中心工作,在创新社会治理、化解矛盾等工作中切实担当作为。组织会员积极参与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枫桥经验”歙县实践,助力“乡贤+”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样板、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大茂样本”、深渡人民法庭“三个便于”“三个服务”“三个优化”工作等一批特色品牌,经验做法得到省市委主要领导肯定并在全市推广,同时在省级报刊刊载。打造县级及以上民主法治示范村103个(其中省级16个、国家级2个),县级平安村182个,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城市、全省平安建设优秀县等称号。精心组织法学会会员开展矛盾纠纷排除化解工作,积极参与“驻村夜访”工作,帮助群众解决愁心事、烦心事、闹心事。5年来,共直接或参与调处矛盾纠纷11214件,成功调解10848件,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96.7%。其中,驻村夜访工作受到省市委主要领导批示肯定。积极参与在县经开区设立的全省首家实体运行的法治服务综合体“法治护航中心”工作,让企业不出园区就可享受一站式服。做法受到省、市领导点赞,获得《法治日报》和安徽新闻联播等中央、省、市媒体报道。确定每月27日为政法系统“爱企日”,落实政法单位法治护航60项举措,常态化开展法治体检服务,组建“企业合规建设行”律师服务团,为企业开展深度体检,精准“开方”,有效增强风险防范能力。
坚持忠诚尽职,培养壮大法学队伍。五年来,歙县法学会主动适应新时代党的群团工作要求,将发展好会员、培育好会员作为重要工作,把法学会打造成“法学法律工作者之家”。以贯彻落实中办《关于进一步加强法学会建设的意见》、省委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全省法学会建设若干措施的通知》等文件精神为抓手,推动县法学会规范化建设。始终坚持“积极发展、坚持标准、改善结构、合理布局”的原则发展新会员,将有研究能力、热心法学理论和法治实践的法学法律优秀人才吸收到会员队伍中来。健全会员联络机制,选择政治过硬、业务水平高、组织协调能力强的会员作为联络员,为会员提供便捷、优质、高效的服务。加大信息宣传报送工作力度,积极向安徽省法学会网站等投稿,展现会员风采。(陈鹏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