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深化“法治闭环”回应群众新期待新需求
来源: 阅读量:10000 2023-08-07 17:40:16

近年来,黄山市屯溪区司法局坚持需求、问题、结果、目标四个导向,聚焦遇事找法、用法解事、借事说法、崇法明事四个环节,循序渐进、环环相扣深化“法治闭环”,引导群众在享受精准普惠公共法律服务的同时,积极参与到法治建设中来,不断推动法治精神入脑入心。

坚持需求导向,遇事找法做“体检”

八旬老人孙大爷近日因买房而烦恼,夜夜失眠。为解决烦心事,他在老伴的陪伴下,来到屯溪区司法局昱中司法所“法治门诊”求助。坐诊律师耐心倾听,仔细查看孙大爷与房产中介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就孙大爷关心的合同效力等问题逐项解释,对其作出购房风险提示。

“非常感谢,你们对合同的法律解读,让我心里有底了。”孙大爷如释重负,交口称赞。

昱中司法所“法治门诊”通过“预约挂号+定期坐诊”的方式,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家对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进行法治“扫描体检”,面对面释法解惑、手把手指导维权。

自开办以来,共开诊100余期,接待法律咨询8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90余件,让群众遇事找法更便捷。

坚持问题导向,用法解事开“良方”

 “你们拖欠她的工资都一年多了,到底什么时候能给啊?”

“餐饮店还没盘出去,我也愁呀……”

张老汉与某餐饮店因其女儿工资支付问题产生纠纷,自行协商未果后,来到昱中司法所求助。为解决群众烦“薪”事,司法所一方面告知张老汉应当尽量多搜集相关证据,证明其女儿与餐饮店的用工关系,另一方面联合辖区派出所、社区委员会,向餐饮店负责人宣传《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等法律法规,劝导其及时清偿拖欠的工资。经多方努力,餐饮店负责人与张老汉女儿约定清偿时间与方式。近日,张老汉致电司法所,表示其女儿被拖欠的工资已全部到位了。

今年上半年,昱中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化“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机制作用,调处化解纠纷2000余件,有效实现纠纷及时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

坚持结果导向,借事说法除“病根”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6月19日,昱中司法所走进某处棚改征收地块,召开“向群众汇报·双提升”座谈会,结合《民法典》继承编法律条文,专项汇报依法妥善调处的涉征收家事继承纠纷典型案例。会议邀请了“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干部、党员及被征收户代表等20余人参加。

借事说法,就是以典型案例指导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做到以案示警、以案说法、用法防范,达到解决一件事情、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

坚持目标导向,崇法明事治“未病”

 “周末去哪里?”

“法治文化体验线路打卡去。”

5月29日,一条“法治文化线路打卡活动体验官邀您来打卡”的短视频迅速走红网络。这是一条以“法润黄山‘昱’见屯溪”为主题的法治文化体验线路,由黄山市法治文化广场、市人民防空宣教馆、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滨水景区法治文化园、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法治文化阵地组成,旨在充分展示屯溪区法治文化阵地风貌,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活动一开场,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和好评,累计参与人数达千人。

崇法明事,就是通过“法治+旅游”“法治+徽文化”“法治+互联网”等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将崇法信法的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目前,全区已建成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7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个,各村(社区)法治宣传阵地以及“百姓评理说事点”实现全覆盖。(胡鑫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