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充分发挥法律援助在优化营商环境中的服务性作用,全力打造“法治护企安商”品牌,今年以来,祁门县司法局充分发挥司法行政职能作用,聚焦企业法律需求,坚持“三个着力”,不断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为县域经济保驾护航。
着力在“建”字上出实效。坚持“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点和突破口,在经济开发区成立“法治护航中心”“法企直通服务驿站”“法律援助工作站”,定期安排政治过硬、业务精通、办案经验丰富的法援律师到站值班,为符合法定条件的企业职工无偿提供法律咨询、民事代理、刑事辩护等公益法律服务,常态化开展法律援助宣传活动和法治讲座活动。让经济开发区企业不出区便可享有“一站式”法律服务,打通了法律援助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截至目前,为企业提供法律咨询20余人次。
着力在“访”字上提质效。利用县工商联青年商会平台优势,组织律师服务团走访县域重点民营企业,主动“上门问需”,开展“点单式”法律服务。根据企业的需求,邀请律师有针对性开展“法治讲座”暨“法治体检”培训活动,为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及员工送去实用的法治讲座,指出企业的法律风险点、漏洞,为企业依法发展“把脉问诊”“对症下药”,提供整改解决方案。讲座现场还为企业和职工普及法律援助的申请条件、形式、范围、渠道等法律知识,赠送民法典、法律援助法等法律援助宣传手册进行普法宣传,并从专业角度结合法条耐心细致地为企业和职工答疑解惑。今年以来,为民营企业开展“法治讲座”暨“法治体检”活动5次,有60余家民营企业参加了法治培训活动;发放宣传手册300余份,提供现场法律咨询20余人次。
着力在“服”字上显成效。在法援中心大厅增设“智慧大屏”,方便前来咨询的群众及时查询所需信息。推行村(居)法律顾问进驻全县18个乡镇基层法律援助工作站和111个村级法律援助联系点,确保基层站点有法律专业人员从事法律援助工作,全力推进法律援助下沉基层。进一步加强与公安、检察院、法院、人社局、退役军人事务局、妇联、共青团、残联等9个县直部门法律援助站精准协作,提升便民服务岗效能,打造快捷便利的法援绿色通道。围绕企业员工,特别是农民工群体提供全方位法律服务,对企业困难职工法律援助申请做到当天受理、当天办理;协同人社部门根治欠薪工作关口前移,全力参与欠薪接访,源头介入,实现事后“清欠”向事前“防欠”转变,有效缓解企业职工与企业之间的矛盾,为企业经营发展提供和谐的内部环境。(陈六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