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闭环式”法治服务回应群众新期待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8-15 11:20:05

法律服务时刻在线、触手可及。8月8日,记者获悉,近年来,黄山市屯溪区司法局昱中司法所回应群众新期待,聚焦事前普法、事中用法、事后说法,提供“闭环式”法治服务,营造浓厚法治氛围,有效保障群众法律服务需求。

遇事找法求“良方”

八旬老人孙大爷近日因买房而烦恼,为解开心中的“疙瘩”,他在老伴的陪伴下,来到昱中司法所“法治门诊”求助。坐诊律师耐心倾听,仔细查看孙大爷与房产中介签订的《存量房买卖合同》,就其关心的合同效力等问题逐项解释,并作出购房风险提示。

“非常感谢你们对合同的法律解读,让我心里有底了。”心中困惑得到解答,笑容重新回到孙大爷的脸上。

5f4d449a-9361-4cb1-8ef7-3cb8dff18956.jpg

▲“法治门诊”解答群众法律困惑。

昱中司法所“法治门诊”通过“预约挂号+定期坐诊”的方式,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专家对群众遇到的急难愁盼问题,面对面释法解惑、手把手指导维权。

“法治门诊”自2021年3月开办以来,开诊100余次,接待法律咨询800余人次,化解矛盾纠纷90余件,持续引导群众和企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实际问题,实现“寻法有门、说理有地”。

依法化解筑“防线”

“你们拖欠她的工资都一年多了,到底什么时候能给啊?”

“餐饮店还没盘出去,我也愁呀……”

张老汉与某餐饮店因其女儿工资支付问题产生纠纷,自行协商未果后,来到昱中司法所求助。为解决群众烦“薪”事,司法所运用当地特色“作退一步想”调解工作法,一方面提醒张老汉尽量多收集相关证据,证明其女儿与餐饮店的用工关系,另一方面联合辖区派出所、社居委,向餐饮店负责人宣传相关法律法规,劝导其及时清偿拖欠的工资。经多方努力,餐饮店负责人与张老汉女儿约定了清偿时间与方式。今年端午节前,张老汉致电司法所,反馈其女儿被拖欠的工资已全部到位了。

据统计,今年上半年,昱中司法所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深化“警民联调”“诉调对接”“检调对接”“访调对接”,调处化解纠纷2000余件,有效实现纠纷及时就地化解、矛盾不上交。

崇法明事治“未病”

“根据民法典规定,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6月19日,昱中司法所走进当地某棚改征收地块,依据民法典继承编法律条文,结合依法妥善调处的涉征收家事继承纠纷典型案例,进行以案释法。现场邀请了“两代表一委员”、社区干部、党员及被征收户代表等20余人参加。

280d334d-2a00-47af-a7b0-dc841bf759ff.jpg

▲“作退一步想”调解室里解纷争。

一个案例胜过一打文件。近年来,昱中司法所干警注重延伸工作链条,“案结事未了”,把解答的法律咨询、办过的法律援助案例、化解的矛盾纠纷进行总结分析,以典型案例指导身边事,用身边事影响身边人,做到以案示警、以案说法,达到解决一件事情、宣传一部法律、教育一片群众的效果。

“周末去哪里?”“去法治文化体验线路打卡。”5月29日,一条“法治文化线路体验官邀您来打卡”的短视频走红网络。这条法治文化体验线路,由黄山市法治文化广场、市人民防空宣教馆、中共皖南特委旧址纪念馆、滨水景区法治文化园、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5个法治文化阵地组成,旨在充分展示屯溪区法治文化阵地风貌,进一步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活动一开场,受到广大市民的喜爱和好评,累计参与人数达千人。

崇法明事,就是通过“法治+徽文化”方式,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法治文化熏陶,将崇法信法的法治信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有效营造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氛围。目前,全区已建成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7个,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基地3个,各村(社区)法治宣传阵地以及“百姓评理说事点”实现全覆盖。记者 周莹莹 通讯员 胡鑫鑫 吴卓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