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东至司法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
百姓家里叙真情 村委会里谋发展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09-05 15:28:09

日前,东至县司法局一行深入帮扶村——东流镇红叶村,调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开展党员干部“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

村民家中问民忧

“我不愁吃、不愁穿,在村两委和工作队的帮扶下,现在又住进了新房,新房子又结实又敞亮,好住得很!这有了新房子,村里旅游越来越红火,我还准备办民宿呢!” 县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胡冬林一进村就来到了低保户胡凤英家中了解危房改建情况,刚走到家门口,就听见她激动的声音,透着踏实和幸福。唯有安居才能乐业,唯有安居方可安民。看到面前焕然一新的房子,胡冬林感到欣慰的同时嘱咐身旁的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队长汪国彪,要围绕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做好驻村工作。

随后,胡冬林来到工作队结对帮扶户贾大哥、丁大哥家中,与他们肩并肩、膝碰膝,以唠家常的方式关心他们的家庭、生产、生活情况。“像去年帮助村民解决西瓜滞销问题,要把老百姓的事当自己的事。”胡冬林要求驻村工作队时刻关注村民的农产品销路,让村民们无后顾之忧。

“你又来看我啦,快进来坐!”每次来到詹大哥家中,周婆婆(詹大哥母亲)总会拉着驻村工作队汪队长的手激动地说上好半天。汪队长向婆婆介绍了司法局胡冬林局长,周婆婆向局长表示“感谢党和国家政策,感谢司法局教体局派来联合工作队,让我们这一家过上了安稳日子”。据了解,经县司法局教体局联合驻村工作队协调,村“两委”专门为詹大哥爱人介绍到东流镇工业园区安排了工作,让他们家也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和收入。“您老肯定能活一百岁!”临走前,胡冬林牵着周婆婆的手说出了那句发自心底的祝福。

稻虾田里话长远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一头连着农民群众的“钱袋子”,一头连着乡村振兴的动力后劲。据悉,县司法局和教体局帮扶红叶村发展了稻虾种养基地、粮食烘干厂、小龙虾交易市场等集体经济开发项目,助力红叶村盘活闲置资源、发展乡村产业。

在5500亩稻虾种养基地,了解到稻虾销售态势良好,今年小龙虾一亩收益4000元(包括虾苗收入),优质虾稻共生谷子预计一亩田收益6000元,有效解决200名百姓的就业问题,胡冬林频频点头。对于红叶村党支部书记王正华提出的在建项目建设上存在的难题,胡冬林表示,只要符合政策、惠及民生,司法局一定全力协调、支持,并要求驻村工作队认真谋划、科学推进、久久为功,把实事办实、好事办好。

据悉,去年下半年红叶村遭遇四个月连续干旱,县司法局、县教体局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还艰难地划拨出部分资金帮助村里购买器械、支付电费渡过旱情难关。

文化广场育新风

文化广场(法治公园)是乡村文化的浓缩,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铸魂工程,也是村民充分感受美丽乡村建设成果的重要场所。2021年底,在司法局、教体局的帮扶下,原先杂草丛生的荒草空地变身为文化广场,让村民闲时有处乐,累时有处缓。

“这些健身器材已经使用上了吧。”“篮球场建设我们已协调,让村民们放心。”尽管广场上的篮球架正在申报中,但胡冬林始终记挂此事,一一回应完善灯光等设施的要求,表示积极努力让村民们有更好的条件,养成健康向上的生活方式。“自从村里文化广场建成后,打牌赌博的少了,拌嘴的也少了,村民们的身体素质也提升了,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引领了新时代红叶村的文明新风尚。”坝中村民组村民姚小霞,也是村里广场舞牵头人说道。

村委会里谋发展

在村委会,胡冬林听取了红叶村村级产业、文化广场共同打造、项目规划等情况介绍,以及驻村工作队前一阶段工作开展情况的报告,询问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对村“两委”、驻村工作队的辛勤付出表示肯定,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胡冬林要求,聚焦产业强根基。要长远规划、长短结合,因地制宜、多措并举,找到符合政策要求、契合红叶村的主导产业。争取项目促发展。目前全省上下都在打造和美乡村项目申报,红叶村要积极主动,必须学懂弄通用好政策,根据政策及实际拟定可行性报告,多措并举,争取项目落地;同时坚持多点支撑,堰塘整修、稻虾塘改造、优质稻谷种植等支撑点要持续优化。共建共享聚合力。要落实“五共”要求,用好共同缔造理念,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十佳文明户引领作用,凝聚全村之力促发展。乡风文明育振兴。要深化文明创建,做好乡村平安、综治调解、创新社会治理方式等工作,在产业振兴、乡村美丽的同时实现村民的需求全面发展。(通讯员 汪国彪 金学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