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度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具体举措,蚌埠市蚌山区根据市委政法委部署和指导,积极探索推进“信访超市”建设,打造“一站式”矛盾纠纷调解中心,建立“属地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群众回应”模式,多元化解矛盾纠纷,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集中高效受理群众诉求。超市琳琅满目的货架,市民可以根据需要采购商品,如今在蚌山区各乡街,表达诉求、解决纠纷也像逛超市一样,可以“按需点单,高效取货”。
各乡街依托综治中心整合人民调解室、信访接待中心、专业性调解室等场所,实行信访、综治、司法统一调度,联调联访联治,提供“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一条龙服务”,全科采集群众诉求。“信访超市”统一受理后,窗口服务人员将事件登记在册,根据群众诉求的不同类型和需求,进行分类办理,目前,各乡街统筹整合辖区调解、法律援助、心理咨询人员,设置超市“点单”名册,来访的群众可自主挑选人员进行调解和援助,对涉及多个部门解决的事项,实行联合调处,以集体会商、领导领办、信访代办、跟踪督办等形式推进解决,有效化解群众反映的各类矛盾纠纷信访事项。目前,蚌山区10个乡街(社区中心)“信访超市”常驻专兼职调解人员数共26人,公示公开专兼职调解人员数108人、法律援助人员数67人、心理服务人员数14人。
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发挥基层组织的治理作用,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推广促进社会和谐的工作经验,构建基层治理新格局。
乡街以党建引领,积极发动党建联盟成员单位、非公组织、“五老人员”、“一组一会”等力量,坚持不懈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工作,提供公共服务、化解社会矛盾,保障社会稳定、扩大社会参与,迅速、灵活回应社会问题,实现社会治理理性化、专业化,促进社会源头治理。结合群众安全感满意度“双提升”,“信访超市”在全面“接盘”信访矛盾的同时,从群众来访变为主动排查,既办理“送上门来”信访工作,又将信访服务直接“送上门去”,发动基层社会组织利用“综治工作站”、“便民服务点”进行宣传、收集问题,做到“群策群力、群防群治”。黄庄街道推行党建联盟单位开展“订单外送”服务,天桥街道聘请退休民警打造“陈西敏调解室”,龙湖街道聘请企业退休干部成立“段凤宝调解室”,通过“情感切入、换位调解、倾情化解”,积极发挥矛盾调解的个人品牌效应,进一步丰富新时代“枫桥经验”工作举措。
快速联调联处矛盾纠纷。“一站式”调解中心是让百姓来了,都能在这里找到解决事情的地方,构建“信访超市”就是积极探索各类矛盾纠纷能够化解稳控在基层。
蚌山区在“信访超市”的建设中,建立了乡街、社区、网格三级群众诉求综合服务体系,突出网格员“触角”基础性和作用,定期开展入户走访,对辖区不稳定因素和信访隐患全面摸清底数,登记造册,汇总上报,“信访超市”对发现的矛盾隐患,第一时间安排介入调解,确保“微事不出网格、小事不出村居、大事不出乡街”。乡街政法委员每天查看受理事项登记和信息平台,全面掌握辖区各类矛盾受理情况,每半月召开1次联席会,分析研判矛盾纠纷形势,重大、复杂事项实行一案一专班制度,统筹基层各方资源,形成工作合力。今年年初“信访超市”推动建设以来,共受理群众来信来访323件,其中经济纠纷17起、邻里纠纷49起、婚姻家庭纠纷30起、物业纠纷65起、其他纠纷82起,共化解317起,形成经验典型的化解案例12起。
坚持群众意见反馈服务。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就是要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信访超市”定期组织开展“双提升”调查,收集群众意见和建议,并将办理情况及时反馈。
“信访超市”有综治、信访、司法等部门专人进驻,坚持值班、登记、转办、反馈工作闭环管理,销号清零,把群众的“满意、好评”作为工作唯一标尺。乡街班子成员每天坐班“信访超市”接待来访群众,事项办结后由工作人员进行回访,对群众不满意的及时组织补充调查;对问题已调查清楚、处理到位但诉求人仍然不满意的,认真听取理由,找准症结,耐心做好政策解释、心理疏导,在处理疑难重大信访问题时建立实时会商机制,持续跟踪化解进度,确保信访问题得到妥善解决。区法院率先在全市建成综治视联网联线功能,通过“线上问答”形式,为来访和有需要的群众提供法律咨询、政策解读、涉法涉诉等纠纷调解服务。各乡街“信访超市”自“营业”以来,来人、来信接访调处成功率达到96%以上,群众对调解成功事件,反馈满意率达100%。
在“信访超市”的探索建设和运行中,还存在着专职调解人员范围限制、职能部门联动呼应缓慢、基层人员工作效率不足等问题。下一步,蚌山区将围绕“一网融合”“一网受理”“一网通办”的要求,在常态化整合相关资源、公开监督机制、全链条线上线下联动等举措上进行探索推进,切实做到群众纠纷化解和信访问题“最多跑一次”“最多跑一地”,使“信访超市”真正成为百姓矛盾纠纷的“终点站”。通过源头预防,多元调处,丰富和创新工作亮点,积极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不断推进基层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建设。(蔡永清 记者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