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治文化作为法治建设的思想基础,是法治建设的灵魂,也是法治社会的重要支柱和内在动力。近年来,歙县认真贯彻“八五”普法规划总体部署,扎实做好宣传、服务、融合“三篇文章”,奋力推进基层法治文化更接地气、更入人心。
做好宣传文章,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持续发挥宣传、文化、教育等部门在普法宣传教育工作中的职能作用,加强“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加强普法讲师团、普法志愿队伍建设,培养“法律明白人”“农村学法用户示范户”等法治人才1100名,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持续抓好经常性教育,充分运用1·10警察节、3·15消费者权益保护日、6·26禁毒日、12·4宪法日等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平安创建、消费者权益保护、禁毒、国家宪法日等主题普法活动100余场次,在全社会普遍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大力传播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
做好服务文章,延伸法治道德底蕴。继续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用良好的道德风尚引领全体公民自觉守法、维护法律权威。继续深化多种形式的精神文明创建,开展学雷锋活动、文明创建等志愿服务活动85场,群众覆盖面达10000人。完善建立社会征信体系,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让守法诚信者受到褒奖、违法失信者受到惩戒,使尊法守法用法护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
做好融合文章,提升公民法治素养。将法治主题、法治知识融入经常性的企业文化、校园文化、军营文化活动中,创作法治文化作品57件,让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的文艺欣赏、文化熏陶中接受法治教育。积极举办法律知识竞赛、法治影视展播、法治文艺演出、法治书画展览等,为广大群众提供法治知识教育和法律援助服务。结合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建设各具特色的法治文化阵地35个,为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提供便利场所。组织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13场,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吸引群众广泛参与,在参与中增强法治观念、提升法律素养。(施凤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