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工作开展以来,黄山市委依法治市办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履行总体谋划、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职责,推动形成制度健全、运行有效的专项整治工作体系,确保专项整治工作取得实效。
提高政治站位,迅速动员部署。坚持把专项整治工作与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相结合,与全面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相结合,与开展市县法治建设实地督察反馈意见整改相结合,与开展“法治为民办实事”活动相结合,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全面摸排、清理、整治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各类顽瘴痼疾,全力推动执法理念方式优化、执法能力水平提升、执法工作作风改进。市委依法治市办第一时间印发专项整治工作实施方案,成立高规格专项整治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和工作专班。召开动员部署会议,深化思想认识、明确工作要求。
聚焦工作重点,全面摸排查找。全面对照2023年中央依法治国办通报的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突出问题,重点聚焦“逐利执法”、执法不规范、执法方式简单僵化、“执法粗暴”、“执法寻租”及其他突出问题等六个方面,在公安和交通运输系统,采取主动对照查、自上而下逐级查、接受群众监督查、重点问题深入查等方式,对执法工作进行“全面体检”,全面摸清问题底数,确保各类“存量”问题清仓见底、“增量”问题动态清零。
建立问题清单,推进整改销号。综合运用新闻媒体、信访投诉、12345政务服务热线、12328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热线、公安部门举报电话以及复议、诉讼等渠道,收集各类线索,广泛听取人民群众、运输从业人员的反映和一线执法办案人员的意见建议,并建立专项整治问题清单,认真分析问题原因,实化整治举措,实行“清单+闭环”管理,狠抓整改落实,扎实推进全面整改、边查边改、立行立改、即知即改。
注重开门整治,主动接受监督。市委依法治市办面向社会公开发布专项整治通告,明确专项整治的目标任务、工作举措、主要安排等内容,广泛发动各类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参与,坚持把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满意作为检验专项整治成效的标准,做到呼声在专项整治上有回应、提供的问题线索在专项整治中得解决,切实让市场主体和人民群众通过专项整治感到变化、看到成效、得到实惠。
坚持标本兼治,形成长效机制。各地各有关部门坚持举一反三,严防问题反弹、顽疾变异,推动个性问题与共性问题、显性问题与深层次问题一起解决,做到整改一案、警示一片、治理一域。坚持“当下改”和“长久立”相结合,着眼长远,有针对性地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有效堵塞漏洞,以积极主动的自觉、敢于担当的精神、从严从实的作风,切实打好专项整治攻坚仗,推动道路交通安全和运输执法领域工作得到新提升。(黄山司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