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芜湖市弋江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职能作用,把关心支持新能源企业发展作为重要任务,主动靠前,积极作为,帮助企业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好企业合法权益,为新能源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
盘活资源,挽救困境企业。2020年,弋江区法院受理了芜湖某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破产重整一案。该公司作为一家新能源企业,注册资本2.5亿元,经营范围为研发、生产及销售电动汽车用动力锂离子电池、消费锂离子电池等。受政策及经济下行压力影响,企业自2018年起持续亏损,至受理破产时资产评估值7亿元,负债总额达十几亿元。
因公司资不抵债,债务人向法院申请破产清算。弋江区法院经审查,发现该公司仍处于正常经营状态,且具有较大营运价值,裁定将破产清算程序转为破产重整程序。审理过程中,弋江区法院摒弃传统摇号模式,采取“投票遴选+随机摇号”方式选任公司破产案件管理人,加快推进案件进展。
通过向战略投资人充分展示芜湖市产业政策和公司的投资潜力,意向投资人进一步坚定信心。经投资人投资,建设工程价款优先受偿权、职工债权、税款债权、20万元以内的小额普通债权均得到全额清偿,189名债权人利益得到保障。重整期间,公司正常营业,2021年公司生产总值达5亿元,2022年公司生产总值11.32亿元,预计2023年生产总值可达20亿元,738名职工就业问题得到妥善解决。
该案是安徽省首例新能源工业企业破产清算程序转重整程序并重整成功的案例,既有效盘活企业资产、优化营商环境,又实现债权人利益最大化,取得良好社会效果和法律效果。
主动问需,为企优质服务。坚持“企业需求什么,司法解决什么”,常态化开展走访座谈、“企业家开放日”等活动。如,弋江区法院走访奇瑞新能源汽车技术有限公司,深入厂区车间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状况,征集优化营商环境的企业司法需求;邀请芜湖市高新区三十余家企业代表走进法院,举办常见公司类纠纷、企业劳动用工风险防范法治讲座。今年4月,弋江区法院与区政府、区检察院、高校和弋江区内新能源企业联合成立弋江(高新)区知识产权保护联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一站式”服务,推进新能源企业知识产权保护。
打通梗阻,助力长效发展。通过对涉新能源企业案件类型逐案梳理,深入研判,帮助企业查找、总结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各类法律风险和发生原因,从专业角度提出应对措施和合理化建议。2023年10月,弋江区法院发现某些新能源企业案件中存在诉讼请求不规范、证据材料不齐全等问题,故走访了涉及到的2家企业,就企业经营管理模式、合规性审查、诉前调解和诉前保全等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进行了现场解答和法律探讨,帮助企业查找问题症结,提出解决方法。
同时,在案件审理中,弋江区法院发现该类案件案由多集中在金融借款合同、租赁合同、买卖合同、融资租赁合同等,于是梳理汇总涉新能源企业案件类型,开展新能源企业调研,定期发布典型案例,宣传法律价值高、参考意义大的涉企案件,以案释法引导企业妥善面对纠纷、合理规避风险。(雷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