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顺应时代新形势 探索工作新机制
街面警务“三警融合”工作成效初显
来源:安徽法制报 阅读量:10000 2023-11-08 15:13:58

9月21日,宿州市公安局举办宿州市主城区“三警融合”机制运行启动仪式。

随着社会治安形势的日趋复杂多变,群众对公安工作的期待与要求日益增高,警种各自为战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维护稳定、打击犯罪、服务群众的需要。近期,宿州市公安局本着“主动警务、预防警务”的理念,结合当前公安工作实际,围绕提高用警效能,在市主城区试点开展了街面警务“三警融合”巡防工作。

“三警融合”工作开展以来,在充分运用科技支撑的基础上,该局科学整合派出所、特警、交警街面巡防警力,广泛发动群众参与,努力构建“科学布局、快速反应、化早化小、共建共治”的一体化防控新格局,切实做到了“向素质要警力,向科技要警力,向社会要警力”。9月21日正式运行以来,市主城区刑事类警情环比下降19%,盗窃警情环比下降8.3%,纠纷类警情环比下降18.9%。

淡化警种观念 推进警力与警力融合

加强对巡防警力交叉警种之间的业务培训,不断提升一线警力综合素质和现场处置能力,实现“一警多能、一巡多效”,同时通过科学划分网格等措施,第一时间化解矛盾、及时有效处置警情、减少各警种出警量,努力构建“警情减少-巡防力量增强-警情进一步减少”良性循环的巡防生态。

培训赋能强素质。采取轮值轮训、送教上门、自主培训、短视频、微课程等方式重点对巡防人员街面执勤法律知识、应急处突和警务实战技能、本警种外相关业务知识以及规范文明用语进行系统培训。结合基层实际,制发“三警融合明白卡”工作规范发放到每名巡防人员,使其迅速明确自身职能定位,掌握各类街面警情特别是本警种外警情先期处置的程序和方法,推动形成职能融合化、勤务高效化、服务亲民化的“一警多能”机制。

网格布警求实效。以主城区10个警务站为依托,根据重点区域部位、人员分布、交通、治安等情况,通过整合特警、交警、派出所街面巡防力量,共设置91个巡逻网格,实行网格化布警和叠加式巡防模式,做到屯警街面、动中备勤,大大提高了街面见警率,遇有警情确保快速反应、化早化小,切实提高了警情先期处置效率。“三警融合”启动以来,街面巡防警力处置各类警情6258起,现场抓获侵财类违法犯罪嫌疑人18人,交通类警情出警速度由原来的3至5分钟提升为1至3分钟,提升60%以上。

考核导向增动能。科学制定“三警融合”勤务运行考核细则,重点对到场时间、案件移交、处置效果、队伍管理等方面进行量化评分。对巡逻过程中或接指令到达现场后,未按要求采取控制现场、呼叫增援、固定证据等先期处置措施的进行扣分,对妥善处置部分交叉警种的案事件进行加分,形成了各警种积极主动处置交叉警情的良好风气。

突出科学布局 推进警力与科技互补

针对科技化支撑相对不足的问题,宿州市局在最大程度发挥现有科技装备的基础上,围绕快速响应、警力投向、重点巡防、警力支援、立体打击等方面,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动态调整巡防警力部署,做到科技和警力的高质量配合。

织密防护网,全力打造“3333”巡防工程。通过推行3层叠加巡防、3层科技巡查、3级情报研判、3层分级督导的“3333”巡防工程,融合系统,接入4G车载、4G执法记录仪,把警车、警力、警情“上屏标注”,实时掌握警务站、执勤点、防控圈、巡防网格等警力分布,并强化对各类警情、社情的综合研判,对治安形势和违法犯罪活动规律进行实时监测预警,根据实际情况科学动态调整巡防警力部署,在警力一定的情况下,努力实现巡防工作效果最大化。近期,主城区街面出现疯牛闯入人员密集场所、人员聚集欲打架斗殴等警情的快速处置,得益于指挥调度平台的可视化,特警、交警和派出所警力能够迅速到达现场,及时控制事态。

打好配合拳,持续擦亮便衣巡防品牌。利用各级指挥作战系统,通过各警种部门科技巡查和情报研判,掌握警情发案特点,及时推送警情高发时段和地点,精准指挥便衣警力开展便衣巡逻。便衣队按照“八快”工作法(即警情来源快、电话回访快、信息研判快、视频跟踪快、甄别比对快、协同作战快、实施抓捕快、挽回损失快),提前预防、快速侦破街面违法犯罪。

搭建立体墙,充分发挥无人机巡防力量。充分利用无人机灵活、速度快、覆盖面大、受地形影响小等优势,重点加强复杂地点和背街背巷等监控视频不足部位的观察巡逻,进一步补齐巡防盲区死角,及时收集固定证据,通过无人机空中巡逻“精准叠加”人力地面巡查,探索打造“空地一体化”巡防模式。

聚焦隐患化解 推进警力与外力协作

秉承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的工作思路,积极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协同开展巡逻防控、重点守护、矛盾调解、情报搜集等工作,努力构建专群结合、共建共治的一体化治安防控新格局。

做大做强“平安巡”。联合市委平安办,以社区为单位,由社区两委干部、派出所民辅警、民兵和平安志愿者等组成不少于4人的巡逻队,依托“平安巡”小程序,每天开展两次不低于半小时时长的巡逻,在巡逻中全面排查辖区各类治安隐患,对人员较为集中的大型商圈、学校等重点部位确保巡逻到位,探索建立“警格”+“网格”联动机制,确保科学部署开展巡逻防控工作任务。

做细做实“警民议事厅”。依托“网上警民议事厅”工作平台,通过“四防四卫”“平安楼栋长”工作机制,根据辖区近期治安状况,以在群内发布“巡逻公告”等形式,组织发动群内治安积极分子等群防群治力量,推进警民携手开展巡逻防控和快速反应处置安全隐患等工作。

做优做精“十户联防”。各派出所组织整合辖区内社区及商户力量,通过择优选点、择优选人、配齐装备等措施,联合“江淮义警”群防群治力量,深入开展巡逻防控、应急演练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进一步丰富完善辖区社会面治安防控体系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