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远县万福镇坚持统筹各类治理资源到形成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的制度上来,依托乡村治理“一组一会”组织,构建党建引领下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模式,积极从实践中总结工作方式方法,切实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解决矛盾纠纷过程中的作用,同时推动矛盾纠纷源头治理,使矛盾纠纷消化在组、平稳在片。
加强走访排查,着力提升矛盾纠纷“掌控力”。坚持重点梳理明纠纷,全面开展重点矛盾纠纷梳理排查,全镇综合利用“9+X矛盾纠纷隐患排查化解”平台,村组工作人员在入户开展业务工作的同时,通过听民声、察民意,深入谈心交流,了解近况,捕捉可能产生矛盾纠纷的蛛丝马迹,对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化解在“摇篮”。今年以来,全镇共排查矛盾纠纷577件,已调处完成569件,办结率达到98.6%。坚持跟踪问效化纠纷。
对群众来访、主动摸排等矛盾纠纷进行全面详实登记并坚持跟踪问效,坚持当天登记当天交办督办,全面缩短办理流转时限,预留最大时限开展调处工作,严格按照规定时限完成办理反馈,对疑难超期未办结问题定期督促办理进度,严格办理要求。全面排查排纠纷。全镇形成了“人人都是排查员、人人都是调解员”的工作合力,采取“开门迎客”方式,主动排查存在矛盾纠纷及隐患,减少群众跑腿次数,保证群众利益解决有“门路”,使问题在内部得到解决,切实把各类隐患解决在萌芽状态,在治理总目标上,注重矛盾源头预防化解。整合多方力量,着力提升矛盾纠纷“化解力”强化部门协同联动理纠纷。整合多职能部门力量,由镇综治中心、信访部门、派出所、司法所等六家单位进驻“信访超市”,实行“常驻、轮驻、随驻”机制,针对矛盾纠纷调处集合相关职能部门,各部门联合调处、联合督办,形成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通过“一事一议”,全面理清纠纷难点及堵点,理顺调处思路,今年以来召开镇级信访超市联席会议20余次,解决问题50余件。增强人员力量调纠纷。成立以矛盾纠纷调解小分队,成员主要包括村“两委”干部、“一组一会”成员、村级人民调解员等,大家相互融入又各司其职,既是调解队员又是普法和法律援助服务员,通过增强专业人民调解员、法律顾问、五老人员、“一组一会”、乡贤等社会力量,让各方人员加入调解队伍中来,能够通过多管齐下,使调解能够达到更好的效果,还能够疏通矛盾双方的情感,保留“人情味”。
提升专业能力解纠纷。今年以来组织召开人民调解员培训会议提升专业能力解纠纷。今年以来组织召开人民调解员培训会议3场次,培训人数达60余人次,联合县法院利用综治视联网,组织开展线上人民调解员法律知识培训会,各村人民调解员、法律明白人及村“两委”成员参加培训会,培训人次达300人次,进一步提升调解队伍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
深化宣传教育,着力提升矛盾纠纷“防控力”调防结合疏纠纷。坚决贯彻落实“调防结合、以防为主”的工作思路,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回应群众诉求、化解矛盾纠纷,让镇级信访超市成为群众反映问题的首选之地,在群众遇到事情后能够第一时间想到“信访超市”,同时相信镇“信访超市”能将问题及时解决到位,让“信访超市”成为问题解决的“首发站”。加强法治宣传减纠纷。
积极邀请镇派出所、司法所组织开展法治宣传和法律服务为重点普法宣传活动,通过设置咨询台、悬挂横幅、发放宣传资料、布置宣传展板、现场法律咨询等多种方式,全方普及提高法治宣传教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进一步增强群众的法治观念和守法意识,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文化氛围,对深化法治宣传教育。规范运行消纠纷 。通过不断扩大“信访超市”在镇村知晓率,通过信访超市实体运行规范化推行,不断从实践中总结工作方式方法,完善工作体系,切实发挥新时代“枫桥经验”在解决矛盾纠纷过程中的作用,真正实现“小时不出村,大事不出镇”,使矛盾纠纷消化在组、平稳在片。(崔璟璟 记者 吕宏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