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记者从安庆市大观区司法局获悉,该区菱湖街道为服务经济发展大局,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第一道防线”作用,探索矛盾纠纷调处新模式,顺势而为打造了人民调解高质量发展的菱湖样板——“菱里邻外工作室”,创新推出“1+2+3+N”调解新模式。
成立一间“调解室”,实施品牌化服务。邻里纠纷无小事,处理好邻里邻外关系,才能营造和谐社会环境。因菱湖街道占地面积广,处于老城区,且人口密度大,邻里邻外纠纷较多,故结合菱湖特色,成立“菱里邻外工作室”,打造一个专门为百姓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的“‘菱’里和睦屋”,充分发挥调解室品牌作用,不断探索人民调解的创新途径,争取最大限度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把为群众办实事落实到每一个环节,切实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为构建平安、和谐大美菱湖奠定良好的基础。
建立两项推进制度,激活调解体系新引擎。组建专家服务团。通过“基层吹哨、部门报到”、招募志愿者等方式,组建由调解员、法官、律师、心理咨询师、退休老党员等组成的专家服务团队。采取电话“约诊”、轮班“坐诊”、专家“会诊”,以国家法律、法规、规章、政策为准绳,以事实为依据,对民间纠纷规劝疏导,会商研讨疑难案件,解决群众的烦心事、扯皮事,消除各类信访苗头,化解邻里纠纷。同时,结合“一社区一法律顾问”机制,将法律服务向最基层延伸。组建“急难愁盼”便民平台。各社区将老百姓急需解决的困难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建立台账,分类及时交办处理。依托“菱里邻外工作室”调解团队,形成小纠纷“随手调”,大纠纷“联合调”工作机制。
做好“四篇文章”,提升调解新质效。“三员”调解“出实招”。“警员+司法助理员+人民调解员”三联动,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构建公安、司法、街道、社区、调委会“五位一体”多元化的人民调解共建新格局,让群众矛盾在最短时间内得到最有效的调解。构建以街道调委会为依托的法治、德治和自治的共治新格局,将民警及司法助理员的“法治”、街道(社区)调委会的“自治”,具有长期调解经验的调解员们的“德治”实现有机统一。构建公安、司法、街道、社区共享新格局。派出所、司法所及街道(社区)调委会在调处案件的过程中,对本辖区矛盾纠纷和重点的人、事、物掌握得会更全面,提高矛盾排查的针对性。调解员也会在调解工作中不断充实自己,不断提升调解工作的专业性和规范化。
网格搭建“连心桥”。充分发挥网格员更易贴近群众、了解民情、解决民怨的优势,开展辖区内矛盾纠纷排查,建立排查化解台账,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调解网络体系。整合人民调解和基层网格队伍资源,实现调解员与网格员同频共振,建立“网格+调解”工作机制,确保第一时间掌握矛盾纠纷并介入调处,复杂疑难纠纷能及时上报,努力提高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效率,实现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全覆盖、无死角,以矛盾纠纷调处助力优化“菱湖经济圈”法治化营商环境。
“党建+调解”拆除邻里“隔心墙”。坚持以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推进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引领作用。“矛盾纠纷难协调,党员来帮忙”,充分发挥党员们了解邻里关系,知民情、懂民意的优势,积极参与矛盾纠纷的调处化解工作,在处理矛盾时,运用邻里情,通过法、情、理的融合,化解家事、邻里纠纷,当好调解“和事佬”,实现党建与人民调解工作的深度融合,打造多元合力化解矛盾纠纷的坚强堡垒。
调解文化调出“和谐符”。为营造和谐文明法治氛围,“菱里邻外工作室”内悬挂了“调解千家事,温暖万人心”“让一步海阔天空,退一步风平浪静”等箴言名句,充分发挥“‘菱’里和睦屋”宣传阵地的作用。各社区在大街小巷的醒目位置,以公益广告形式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好家风家训,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弘扬社会正能量,让社区内邻里和睦、家庭和谐、尊老爱幼、以和为贵、明礼诚信、遵纪守法成为社会新风尚,实现法治宣传与品德教育深度融合。
打造“+N”服务新模式,实现一体化高效服务。强化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固定邀请专业团队为“‘菱’里和睦屋”补钙加油,将最新行政法规、时事热点、专业须知及时传达到位,以增强队伍实效性、实干性和实际性,将威望高、经验丰富、群众基础好的老党员、老干部、老模范 “三老”人员吸收到调解组织中来,充实纠纷调处化解专家库,让“菱里邻外工作室”资源和力量“一竿子插到底”,消除基层管理盲区,延伸基层治理的“毛细血管”。
网格员日常排查,做好预警研判。司法所坚持“调访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立足抓早、抓小、抓苗头,变被动调解为主动出击,变事后调处为事先预防,注重从源头上化解矛盾纠纷。将法治宣传教育融入到人民调解之中,既当好人民调解员又当好普法宣传员,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有效防止简单民间纠纷转化为刑事案件、个体事件转化为群体上访,让调解工作在维稳创安中发挥了“缓冲器”“润滑剂”“减压阀”的作用。
利用好政协“有事来协商”机制。把“协商议事切口小,解决民生大实事”的做法引向深入,多种方式相结合,不拘形式灵活运用,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地化解矛盾纠纷。按照“两议三不议”协商议事范畴,做到有事多协商、有事好协商、有事能协商,构建和谐共享共治新格局,为推进“大美菱湖”作出贡献。
据悉,“菱里邻外工作室”将着力做实基层、做优服务、做强创新,使工作室真正成为党委政府与百姓之间的“连心桥”和“调和台”。以开局即奔跑的状态投入到工作中,善于研究把握调解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不断在实践中探索、在服务中创新,坚持以群众的诉求和满意为导向,真诚为民服务,便捷高效办事,用心用情解决问题,着力打造高效能、高品质的特色调解品牌。(通讯员 汪龙娣 记者 王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