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551-65179835 投稿邮箱:fzahwyx@163.com
宿州市检察系统“府检联动”工作情况通报
来源:宿州检察 阅读量:10000 2023-11-21 17:24:28

2022年4月,宿州市“府检联动”第一次联席会议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府检联动”工作机制的实施意见》等有关文件。一年多来,市政府各相关职能部门、市检察院充分发挥行政机关的组织优势和检察机关的专业优势,深化落实“府检联动”工作机制,在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取得阶段性成效。

一、聚焦营商环境,合力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紧跟党委中心工作,市检察院研究出台、落实《推进“6543”工程 打造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的实施意见》,依托侦查监督与协作配合办公室,持续开展涉企刑事诉讼“挂案”专项清理,清理率达100%;建立企业家约见检察长机制,专门出台《企业家约见检察长工作规定》,进一步畅通企业家诉求表达渠道,做到“企业点名,有约必见”,实打实、面对面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和困难。2022年以来,两级院检察长约见企业家145人次、走访企业100余家。牵头起草了《宿州市推进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工作规定》及相关配套机制,提交市“府检联动”联席会议讨论、提请市委深改委会议审议通过。2022年8月,市委、市政府“两办”正式印发该《规定》,成为省内首个以党委政府发文形式推动涉案企业合规改革的“红头文件”。会同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管局、市工商联等14家单位建立了第三方监督评估机制,强化合规监管落实。截至9月底,共办理合规案件21件,依法对12家企业、13人依法作出不起诉决定或提出宽缓量刑建议,2000余名员工就业得到有效保障。加强与相关行政执法机关的联系,对检察机关作出不起诉决定的涉案企业和企业负责人,需要进行行政处罚、处分或者没收违法所得的,及时移送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进行处理,做实行刑衔接。

二、聚焦市域治理,合力推进检察建议工作。落实最高检提出的“检察建议做到刚性、做成刚性”要求,以向宿州市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检察建议工作为契机,推动市人大常委会出台《关于加强和规范检察建议工作的决定》。《决定》就如何拓展检察建议制发领域、提升规范化水平、推动落地见效等作出了规定,明确将检察建议落实情况纳入法治建设责任落实和平安建设(综治工作)两项考核,以检察建议刚性建设保障“府检联动”工作成色,受到最高检通报表扬。通过一年多的推动落实,全市检察机关制发的检察建议回复率和采纳率明显上升,2022年,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制发数同比上升98%,采纳率从2021年的84.5%上升至2022年的95.2%;2023年1-9月,制发数同比上升56%、采纳率达98.5%。市检察院、市生态环境局联合对萧县某材料公司进行环保督察“回头看”时发现,该材料公司自2018年以来一直未申报和缴纳环境保护税,随即进行立案、调查,发现该县排污企业未主动申报环境保护税的情形较为普遍,遂安排萧县检察院向该县税务局发出检察建议,督促依法履行职责,共计追缴少缴漏缴的环境保护税及滞纳金250万余元。今年4月下旬,市人大常委会组成两个执法检查组,对5个县区和3家市直单位贯彻实施《决定》情况开展专项执法检查,有关做法得到省检察院陈武检察长批示肯定。

三、聚焦公益保护,合力推进公益诉讼检察工作。先后与市公安局,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与市生态环境局、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等单位会签协作推进公益诉讼的相关意见,实现部门协作守护公益。2022年底,市检察院主动探索推进民主监督与法律监督融合贯通,联合市政协委员会出台了《关于建立公益保护协同监督机制的意见》,明确规定政协提案与公益诉讼检察建议的衔接转化,协力促进依法行政。该《意见》为全省首家,在全国也属先例。与市财政局等8家单位会签《公益诉讼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破解了公益诉讼资金“谁收、谁管、谁用”的难题。截至目前,入库资金已达400万余元。在办理南四湖水域(砀山段)公益受损案过程中,市检察院向砀山县政府发出检察建议,推动出台《砀山县复新河水生态保护工作方案》,从源头解决水污染问题,该案入选安徽五年十大检察典型案例。2022年6月,市检察院应市生态环境局邀请,参与一起适用生态环境惩罚性赔偿磋商案件,提出“该案应依法适用生态环境惩罚性赔偿”的建议,并就惩罚性赔偿数额予以明确、会同市生态环境局做好释法说理工作,最终赔偿义务人在自愿支付330万余元生态损害赔偿金的基础上,承担惩罚性赔偿30万元。

四、聚焦依法行政,合力推进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针对部分行政诉讼案件程序已结但讼争未解、长期申诉的问题,综合运用公开听证、专家咨询、司法救助等方式,化解行政争议54件;针对办案中发现的行政违法行为,依法提出检察建议82件,采纳率达100%。开展“全面深化行政检察监督依法护航民生民利”“土地执法查处领域非诉执行监督”等专项活动,进一步完善与民政、人社、自然资源和规划等部门的线索移送、案件通报等协作机制,同力规范行政行为,提升行政执法水平。针对群众反映的养老机构管理不规范等问题,联合民政部门开展养老机构专项检察监督等守护“夕阳红”系列活动,有关做法在全国行政检察工作会议上作交流发言。完善反向审视工作机制,通过案件评查、联席会议等方式分析、研判引发信访的问题根源,对首次信访案件中暴露的执法司法、社会治理等领域突出问题,通过制发检察建议、沟通会商等方式监督纠正、督促履职。市检察院还牵头起草了《宿州市加强行政违法行为检察监督实施办法》,并把公共政策兑现和政府履约践诺纳入检察监督范围,提请六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已会同市依法治市办、市委政法委、市司法局联合印发实施。截至目前,已梳理相关线索22件,其中多数涉及政府协议履行问题,具备执行条件;对涉及公共政策兑现的线索,已报省检察院批准,向有关行政机关发出检察建议。

五、聚焦融合履职,合力推进未成年人综合保护。加强与教体、卫健、公安等部门的联系沟通,推动落实强制报告和从业查询制度。2022年以来共开展“法治进校园”活动近400场,超10万师生受到教育,其中涉及强制报告制度的100余场;发现并依法监督处置应当限制从业人员11人,4人因未履行强制报告义务被追责。加强与市妇联、团市委等组织的沟通联系,推进未成年人社会支持体系建设,建成具备取证、心理疏导、身体检查等功能的一站式询问、救助站点5个,努力避免二次伤害;加强与教体部门沟通,推进专门学校建设,让56名罪错未成年人接受矫治教育,有效防止“抓了放、放了抓”;携手市红十字会在省内首创“燕护雏”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害人公益项目,被中央政法委《长安》杂志推介。“燕护雏”品牌经验入选“安徽省检察机关党建业务深度融合十佳典型案例”,“燕护雏”办案团队获2022年度全省检察机关“优秀办案团队”。(宿州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