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安徽法制报全媒体中心记者 徐奥萍 通讯员 查炳坤)走在合肥市马鞍山路与九华山路交口西北角,不少细心的市民发现,11月以来,这里新增了一处便民智慧停车场,场内标线整齐清晰、消防照明设施完备,智慧化系统让车辆进出更便捷。很难想象,不久之前,这里还是一片废弃场地。
据了解,合肥市包河区城管执法大队联合包公街道城市管理部下大力气清理这块废弃场地。因临近合工大南区、宁国路美食街等人流密集场所,周边又有世纪阳光花园、联邦花园等大型住宅小区,该区域对停车位需求量较大,为改善周边居民“停车难”问题,包公街道城市管理部与相关单位、社区积极协调对接,经过改造新设60个停车位,曾经的闲置空地华丽变身为便民停车场。
该停车场已于11月初对外试运营,为便民惠民,该停车场在试运营期间免收停车费用。“有了这个停车场,到附近再也不用到处找停车位,真的方便太多了。”来往市民纷纷点赞。
“利用边角空地、闲置公共空间建设便民停车场,能够有效缓解老城区停车难。”包公街道城市管理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截至目前,包河区共备案211个经营性停车场,向社会开放68164个泊位,其中2023年新备案41个停车场、共计13941个泊位。2023年以来开展错时共享停车5处,释放共享泊位1021个,并全部接入合肥停车APP共享停车平台,还联合街镇等土地使用权人共计挖潜27处临时公共停车场,新增29366个临时公共泊位。